新余古玩出售,你在南昌经历过什么事情?
三年前,我退休了,开始了新生活。
我由小县城来到了省城南昌,开始享受人们称道的“天伦之乐!”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两件事:
第一件:侍候儿孙
对付孙辈还好应付。尽心尽力,不称心小孩也不会说话。[呲牙]
但调理一日三歺可犯难了。原来在家两老随随便便对付就行。都是吃过苦,受过罪的人。吃什么都香,喝什么都甜。
可后辈们不干了。一是味道不好,二是品种不行,三是荤素不当。既使出浑身的解数,还是江郎才尽。没有得到满意的认可,最后还是闹得很不愉快。
天无绝人之路。这项工作既然躲不开,那就得拿出手段来。
找到了,真的找到了。
头条中的美食窗口高手如云,只要输入关键词,马上呈现到眼前,全程视频教学,一教就懂,一学就会。还不收学费,真是雪中送碳。
第二件事:住高楼之苦
省城南昌,高楼林立。不是说电梯不方便,而是太压抑了。在家压抑,在小区内也压抑。高高的房子,
挡住外面的视线。有一种象笼中的小鸟不自在;又好象宋朝皇帝坐井观天的无奈。
这时我选择走出去。但又不太熟,不敢走远。前后左右每天走,方圆十里都走过。终于解决了这个压抑的问题。
后来,买了一辆山地车,如虎添翼。轻松愉快游四方,一年四季不发愁!
时间在变,人也在变。现在我又与今日头条好上了,每天有所学,每天有所得。
不亦乐乎?
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美食家?
美食家很多,刚才看了一下许多也都说到了,本人想从三道菜引出三个美食家,这三个美食家主业都是官僚,而且是大官,兼职当美食家。
东坡肘子——走到哪吃到哪的大文学家苏东坡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好美食可能史上名气最大,自己也创设了不少名菜,最有名的莫过于东坡肘子了吧。他是四川眉山人,至今眉山小吃全国闻名,许多美食都有东坡先生的贡献。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特别是“乌台诗案”险些丢了性命,更是多次被贬谪,但是老苏热爱生活热爱美食之心从未改变,不信你看他被贬岭南,还写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
宫保鸡丁——爱吃鸡的总督丁宝桢创立名菜
丁宝桢是清末重臣,当过山东巡抚和四川总督,1886年逝于成都。他任上做的有名的事情可能诛杀慈禧太后宠信的大太监安德海了,既杀了一个祸害还让慈禧说不出什么来。丁宝桢对吃很有讲究,据说总督府有几十个厨子他都经常耳提面命,他酷爱吃鸡丁,通过自己一番品味研究,还进了鸡丁的做法,由于他是“太子太保”,又称“宫保”,所以这道菜就被称为“宫保鸡丁”,注意,不是“宫爆鸡丁”。
李鸿章烩菜——创立直隶官府菜的北洋大臣
晚清李鸿章相当会吃,也很注意食疗养生,“李府家宴”“直隶官府菜”,都是其在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时亲自调教出来的,比较有名的是“李鸿章烩菜”,据说此菜的由来颇为有趣,一次李鸿章邀请几个洋人吃饭,由于鬼子头一次吃中餐,感觉美味异常,居然把预备好的菜都吃光了,听了汇报,李鸿章急中生智,把做菜剩下多种食材放在一起让厨师做了一道新菜品,洋人们吃了一个劲喊“very good ”于是李鸿章烩菜诞生了!
最后再说一个小官大美食家,清代袁枚,写过《随园食单》,吃货不可不看。
张大千登门拜访齐白石?
齐白石为何不见张大千的原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世人分析得看似个个有理,对不对答案只有在齐白石内心深处。但文人相轻,卖米的见不得粜面的,一山不能容二虎等等或许也是一种可能吧!或许这种可能极其微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