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中什么好入门,古玩鉴定学习有没有好的老师和书籍?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首先看到你的这个问题,就能看出你是一个爱好学习、又有想学习认识古玩的愿望,学习古玩鉴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门综合类的门课,要对历史、文化、地理、美术、政治、物理、化学等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又是一个记忆学。如果你想学习瓷器类的鉴定,那么有以下有关你的问题的建议:
首先书籍建议你找一下耿宝昌老师写的书籍《瓷器鉴定》;还有中国硅酸盐学会编著的《中国陶瓷史》这些书籍。
另一点是找好老师,那就需要你有慧眼识别了,不能听传说,因为很多国宝帮就是被吹起来的,所以一定不能找到国宝帮的老师去学习,不仅要遇到有能力的老师,还要愿你带你的老师,那就要靠机缘了!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再一点就是可以买一些老的瓷片来学习,有老师的指点加上自己的悟,我相信很快就会有很大的进步的!
祝你好运,早日找到与你有缘的老师!
哪些收藏品比较适合新手收藏?
收藏字画是不错的选择,比如这个当代知名山水画家吴大恺你倒可以考虑一下的!
吴大恺,原名吴虹堂,四川人,1971年生,毕业于四川民族学院美术系,后于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高研班(现中国国家画院)学习。现为中国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青年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山水画院专业画家,二级美术师,易从网签约画家,中国道教全真教龙门派第二十三代传人,道号悟泉道人。
作为当代杰出的艺术家,1971年出生,如今四十多岁的他正是一个创作艺术的黄金时期,设色须淡而能深沉,艳而能清雅,浓而能古厚,自然不落浅薄。吴大恺的“青绿”山水事实上已达到这一效果。与此同时,他的许多作品还表现出一种文化的大气。从他的青绿山水的画法来看,他画“青绿”之前,已有了很好的笔墨功底,不然,他的勾、皴、点、染和用笔、用墨、用线应达不到如此效果的“笔彩”。下边就让我们一同赏析易从网签约画家吴大恺的山水画!
中国美术学会吴大恺青绿山水画作品《归舟图》作品来源:易从网
吴大恺的作品构图巧妙,意境开阔云雾浓淡层次分明,笔墨之间将国画山水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作为一位青年画家,无论对传统还是对当代艺术家吴大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是一个对生活无比热爱、对艺术无比执着的画家,他对传统艺术精神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是他的作品具有不同的魅力。
吴大恺精品焦墨山水画作品《飞泉隔山又一山》作品来源:易从网
山水藏暗香——从山水画里品读人生人生像什么?人生就像一幅水墨画!所谓水墨画,有浓淡、深浅、远近、高低、起伏、明暗等种种的色调与伏笔;透过色彩浓淡的铺陈,才能尽得出画的意境:有时千山万水,层峦叠翠;有时风强雨急,枯枝败叶,这不都像是人生的写照吗?
吴大恺四尺斗方山水画作品《太乙近天都》作品来源:易从网
吴大恺经过时间酝酿和打磨,将会焕发出怎样的味道和光彩?画家的手中看似不经意的灵动,却使人感到气势激荡,动人心魄,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画面中山势连绵,雾气弥漫,苍松秀美,再看那倾泄而下的瀑布,又为画面注入了动感,这方壮美的山水让观者叹为观止。
画家吴大恺写意山水画作品《渔歌高行唱伴舟》作品来源:易从网
当心沉静下来时,往往会回想起那些走过的地方。一路所见,山高水长,松林烟波,一溪湖水,渔舟悠闲,那苍山寂寂的神秘天光,自然万物的淡淡魅影,或在风雨中千岩万壑的瞬变,目之所及,天地浑然,在心中构成连绵画卷,浮若眼前。忽明忽暗的画面中,心光随天光变化明灭。山水无言,入禅空明。刹那的景象,刹那的震撼,留在心中却是永恒的感动。
吴大恺四尺竖幅山水画作品《挥袖抛俗事》作品来源:易从网
在墨色氤氲中,高远、深远之境逶迤展开,伴以意趣高古的路、桥、屋、舍,迁绵的空间系列于画面之中纵向延伸,直走向深幽处。云山掩映之间看似舒卷随意,却常常有着以小见大、方寸万仞的匠心独运。往往通过可堪回味的形象描写表现出安静淡远的情境。
吴大恺四尺横幅山水画作品《山居清幽图》作品来源:易从网
吴大恺的水墨画,古屋寒林笔墨浑厚华资滋,独具匠心的布局体现一种山高水远的幽情和千古洪荒之美,是对传统人文精神的回归和向往。望海仙山,水墨五莲。在水墨意境中的群山,同样展现着多姿多彩的美,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让我们在水墨画里,品读山水,感悟人生。
吴大恺的山水国画,从来不做作,向来真山真水真性情。做为一名青年画家,他的画,毋庸赘言,是极具有收藏价值的。
以上展示的是吴大恺极少部分山水画佳作,更多吴大恺精品山水画著作尽在易从网,
买哪些文玩最容易捡漏?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捡漏顾名思义就是以自己的学识、经验花很少的钱买到超值几倍甚至几十倍或价值更多老物件,就叫捡漏!我认为捡漏要有以下几点:
1.首先自己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能够肯定出手就能买到老货。
2.不仅仅知道是老的,还要知道它的价值,也就是市值。
3.不要道听途说,相似或者某一点是这样、那样的特征为依据,必须要综合判断。
4.历史知识和经验也很重要,收藏其实就是个记忆学,看的老物件多了自然而然也就能“认识”了。
你问的哪一类容易捡漏,我认为如果让我去古玩市场或者地摊、店铺里去,我很容易买到老货,因为一眼便可以把这个摊位、店铺卖的是什么货(新货、老货或者新老都有)看清楚了,很多漏,但都是小漏,比如花个几十块几百买个老普物件,并且知道买的物件能卖多少钱出去,就算赚个几十块不算捡漏,因为玩古玩以小博大很正常,靠的是“眼力”!
如果非要问门类,我认为瓷器相对来说漏比较多,因为瓷器易碎,不易保存,并且仿制的很好的相对来说也难(低仿没有技术含量),而且学习瓷器有些老瓷片、找个好老师带带你很快就会入行的!
希望能帮到你!顺便发几个图片以飨读者!
学习写历史时有什么推荐的参考书?
【引言】
争议极大的作品。
轻松、温馨、幽默诙谐、滋补身心。
而温暖童话的背面,却是各种的不可理喻。
我们只是小人物,不求翻云覆雨、只手遮天,但至少,让我做个游戏人间的红尘走狗吧。
【推荐书单】
《唐砖》
作者:孑与2 2013 完结
标签:穿越 历史 军事 大唐
【概要】
梦回大唐。
贞观初年的大唐迎来了一个落难的小子。
不通政事,不理军事,不能翻云覆雨、只手遮天。但却注定改写这个刀光剑影、浓墨重彩的时代。
玄武门之变,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长孙无忌、李靖、李承乾、李世民、尉迟恭、秦琼、程咬金。。。就像蝴蝶的翅膀,云烨的到来彻底改写了这些历史人物的宿命,牵一发而动全身。
再不见生灵涂炭、饿殍遍野。
再不见史书缺失的遗憾,难以释怀的屈辱,一成不变千年不迭的盛衰兴亡。
这是梦中的盛唐。
【优质点评】
金手指开的不大,文笔轻快。
而且,我喜欢用厨艺碾压初唐的各种美食, 然后开着挂的发明创造。
看历史的时候,总有一种身为局外人的无力感, 如此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历史,如果能插进去一脚,岂不快哉?当然,一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这样欢快的风格还当真是眼前一亮。权术、谋略、武艺,无一精通;小争权、夺小利,士子风流、英雄热血与帝国荣耀,篡改历史,梦回千百转。
文笔老道,温暖贯穿始终。不过,终归给了我一个名副其实的盛唐!
告别书荒,酣畅淋漓,关注“小说点评”,给你不一样的精彩。古玩的入门书籍有哪些?
不知道你要看的是哪方面的~~那志良的《中国古玉图释》 他是台北故宫的~~~这本书我只买到个盗版。。。。介绍的很全~~书画的,看看杨仁恺的 他编了个《中国书画》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呵呵我们的课本~这个有一系列,包括中国青铜、中国建筑、中国陶瓷等当然只是辅助性的书籍,真正鉴定还是需要实际的东西~~~《金石索》也不错~~~古籍出版社出的期刊啦你也可以查查资料 像吴湖帆 徐邦达 傅喜年 薛永年 启功 谢稚柳都是鉴定大家~~~都写些东西的~~~像某些大家的书画集子啦 有些,最好别买现在出版的,买早点出版的,现在出版的很多里面都有假的,有的人为把东西卖了,出个书,给你证明他东西是真的。《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中国历代书画鉴别文集》《真赝书画对比对比图录》挺好 故宫还出了一套集子,名字一是想不起来了,很好,就是很贵!!!这是别人的帖子 也给你发下 毕竟我个人能力有限哈~~很多我也没有看过,自己选择书画:《中国绘画赏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5.1 《故宫珍藏书画精粹》北京出版社,2005.5.1 《中国书画鉴定基础》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6.1 《中国书画》杨仁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陶瓷:《中国陶瓷》冯先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中国古陶瓷鉴赏与收藏》,张宁、杨俊艳,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5.1.1 《中华青花瓷》人民出版社,2003.4.1 《中国古陶瓷珍赏》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9.1 《元代瓷器》:叶佩兰著,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年出版。 《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著,紫禁城出版社,1992年出版。 《青花瓷器鉴定》:张浦生著,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出版。 《中国古陶瓷鉴定基础》陈德富著,华龄出版社,2006.1.1 《古代民窑陶瓷》华龄出版社,2005.4.1 玉器:〈中国玉器〉方泽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10.1 《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杨伯达。 《玉器鉴赏与评估》 主编,赵永魁。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 最近出的一套玉器全集,售价4980元~ 可以去图书馆看看有没有。 《中国玉器全集》,杨伯达 其他:《茶壶珍藏》辽宁画报出版社,2007.7.1 《古玩鉴定与辩伪》学苑出版社,2001.7.1 《古玩收藏基础知识100问》主编:史树青,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6.1.1 《中国近现代书画真伪鉴别》大象出版社去年出的一套书,杨新的主编,好书~! 《商周青铜器》北京文物鉴赏委员会编,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5.4.1 《明清彩瓷》北京文物鉴赏委员会编,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5.4.1 《中国历代钱币丛书:中国古钱大集》华光普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8.1 〈中国青铜器真伪识别〉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1.1 〈中国漆器精华〉福建美术出版社,2003.7.1 〈中国紫砂壶鉴赏〉蓝天出版社,2003.1.1 〈鉴识鼻烟壶〉福建美术出版社,2002.6.1 〈竹牙木雕:中国民间收藏精编丛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4.1 〈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李松,贺西林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1.1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