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古玩鉴定大全,值得一看的治愈系电影有哪些?
介不介意我推荐八部?
眼看着新(贴)春(膘)佳节马上就要到了,连着七八九十天都要跟家人亲戚腻在一起。比起难以为继的尬聊,或是盯着电视看第二十遍还珠格格,一起热热闹闹的煲上几部电影想必是个不错的选择。
本合集采用了非常严格的条件进行筛选,从溜老师上千条观影记录中,找出了八部非常适合全家人一起观看的温馨好电影,够你看完整个春节假期了。
我们排除了:
豆瓣评分低于7分的电影,让一切烂片滚粗。
2000年以前的电影,避免产生过于强烈的考古感和怪异的节奏感。
豆瓣观影人数太少和太多的电影,既避免你找不到片源,也避免拿出来全家一半人都看过。
所有哐哐哐和啪啪啪,避免尴尬和不适。
太过悲剧的故事,避免大过节的陷入负面情绪无法自拔。
高认知门槛和亚文化的电影,避免各种五脸懵逼。
过于腻歪的情情爱爱,避免单身的朋友遭遇突如其来的逼婚。
【年三十】
马戏之王
The Greatest Showman
其实半个月前我就推荐过这部电影了(影评戳:一个又唱又跳的金刚狼是什么样子的?),然而看看那篇文章的阅读量就知道,你们肯定都还不知道。
但是没关系,趁着春节假期看起来。
这部非常棒的歌舞风格合家欢电影,是由狼叔休·杰克曼主演的,他在里面饰演了19世纪极具盛名的娱乐秀鼻祖P.T.巴纳姆。电影讲述的就是他从一文不名到人尽皆知的过程,其中穿插着他的爱情、亲情、友情故事。
虽然巴纳姆是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但这部电影走的却是美国梦式正面积极的风格。作为前舞台剧演员的狼叔,展示了非常动人的歌声和极具感染力的舞姿,相信无论男女老幼,都会被他深深吸引。
豆瓣评分:7.8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年份:2017
老少咸宜指数:★★★★
【年初一】
天才少女
Gifted
无独有偶,这部电影我也在几个月前推荐过(影评戳:甜心演了个萝莉他叔,竟然比美国队长还有魅力)
这是一个仿传记风格的电影,主角自然就是这个眼睛忽闪忽闪可爱得不要不要的萝莉。长得这么好看就算了,这还不是个普通萝莉,7岁大的她已经可以看懂高等数学。这个时候抚养着萝莉的舅舅就陷入了纠结,眼看着她明显已经嫌弃小学课堂没意思,但叔叔又怕送萝莉去特殊机构会让孩子失去童年。
这个娃她舅的演员,就是演过美国队长的克里斯·埃文斯。
克里斯的这个角色比美队还要讨人喜欢,片中这位未婚大帅哥,放着大学教授不干,在小镇上干着修理工,隐姓埋名抚养这个天才萝莉,他那充满父爱的温柔眼神,简直让人好感爆棚。
豆瓣评分:8.1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年份:2017
老少咸宜指数:★★★★
【年初二】
隐藏人物
Hidden Figures
去年盘点奥斯卡的时候,已经推荐过这部电影。虽然它是个陪跑提名 ,但是却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部。
三位女主角,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美国航天局的员工。黑人,女性,还是生活在种族隔离的时代,这就意味着,她们的才能,需要很努力,才能被看见。但是,她们做到了。至于怎么做到的,你看了就知道。
作为提名电影,它被抨击过于套路和“美国梦”,但这正好让它变得更加“观众友好”。剧情跌宕起伏又很治愈,即使对历史毫无了解的人,也能被它感动和吸引。
豆瓣评分:8.6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年份:2016
老少咸宜指数:★★★★
【年初三】
飞鹰艾迪
Eddie the Eagle
年初三可以出门了,来上一部运动电影(强行解释)。
本片是由真实事迹改编。热血青年爱德华从小身体不好,于是爸妈总拿运动员的故事激励他,渐渐地他便埋下了要去参加奥运会的梦想。本来已经进了国家滑雪队的他,却因为被嫌弃形象不好不能代表国家,强行被撤换下来,气不过的他,决定另辟蹊径......
《飞鹰艾迪》除了热血运动,另一大看点就是这两位主演了,一个是狼叔休·杰克曼,而另一个则是在《王牌特工》中的第二主演塔伦·埃格顿。
如果说狼叔的角色还不算太出挑的话,塔伦从艾格西到爱德华就绝对是颠覆式的反差了,一个是街头混混,一个是书呆子,一个是智商超群,另一个则是憨憨傻傻,演下来竟然完全不出戏,实力诠释了鲜肉也可以很有演技这个道理。
豆瓣评分:8.0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美国/德国
上映年份:2016
老少咸宜指数:★★★★☆
【年初四】
跳出我天地
Billy Elliot
这张海报里已经透露出了电影的主题——一个跳芭蕾的男孩的故事。
光凭这一点,就已经足够吸引人,再加上故事的背景是上世纪80年代的英国小乡镇,再加上男孩的爸爸是个正在参与罢工的底层矿工。
层层阻碍,让这个芭蕾男孩的舞蹈之路变得更加崎岖,而好听的音乐和治愈的故事情节,也让这个故事变得更加跌宕有趣。
这是一个让人笑着飙泪的故事,温情之中充满着幽默感,感人而不矫情,相信全家都会喜欢。
豆瓣评分:8.8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法国
上映年份:2001
老少咸宜指数:★★★☆
【年初五】
蜡笔小新之呼风唤雨!大人帝国的反击
クレヨンしんちゃん 嵐を呼ぶ モーレツ!オトナ帝国の逆襲
初五各家亲戚到访的时候到了,对付熊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们来部动画片,然而被熊大熊二之流占着电视,牺牲的是大人的眼睛耳朵。这次不妨试试这部电影。
众所周知,蜡笔小新是一部只有大人才真正看得懂的动画,而这部贺岁映画也是如此。表面上的主角是小新和他的朋友们,其实却是关于小新爸爸妈妈的故事,其中爸爸的回忆片段更曾经在微博上被转发过几万次。
不要被长的吓人的名字和科幻设定吓到,电影的本质其实是关于自由和牵挂的。看过很多尬吹家庭美好的电影,这一部却能让人真正的有所体会。
豆瓣评分:9.1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上映年份:2001
老少咸宜指数:★★★★☆
【年初六】
地球上的星星
Taare Zameen Par
这是备受中国观众喜爱的印度男神阿米尔·汗自导自演之作。可能是因为未能在中国上映,因此虽然跻身了豆瓣250,看过的人却不算很多。
尽管走得是阿米尔汗一贯的煽情合家欢电影的路线,《地球上的星星》却有很深的社会意义。
小主角伊夏出生在优渥的中产之家,却因为调皮捣蛋读书成绩不好,一直遭遇父母的责备,不得已将他送进了寄读学校,孩子的精神状态却变得越来越差,而细心的老师尼克发现,原来学业表现不好并不是孩子的错......
豆瓣评分:8.8
制片国家/地区: 印度
上映年份:2007
老少咸宜指数:★★★★
【年初七】
帕丁顿熊2
Paddington 2
美好的节日即将过完,必须最后温馨一把。
引用一句网友评论:这大概就是最完美的那种合家欢电影了吧。是的,《帕丁顿熊2》正好站在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上,全年龄与新鲜感,治愈力和有趣性,虽然是个童话,却也不至于完全脱离现实,萌休·格兰特叔的和萌小熊的都可以各得其乐 。而片中浓郁的节日气氛,也很适合春节播放。
豆瓣评分:8.3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上映年份:2017
老少咸宜指数:★★★★★
木雕可以有多美?
木材作为经久不衰的建筑和家具用材,为大众所津津乐道,人们不断的在木材装饰上不断创新,例如木材打印、木材涂饰等等技术都非常的成熟。不过一切的木材修饰之法在木雕面前,都显得那样不够份量。
木雕,顾名在木材进行雕刻,通过花鸟鱼兽、神话故事、人物刻画等一系列装饰符号,起到“木上有故事,木上有灵气”的效果。木雕有很多种,阴雕、阳雕、镂雕、浮雕等等。
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中国。秦汉两代木雕工艺趋于成熟,绘画、雕刻技术精致完美。唐代是中国工艺技术大放光彩的时期,木雕工艺也日趋完美。明清时代的木雕品题材,多见为生活风俗、神话故事,诸如吉庆有余、五谷丰登、龙凤呈祥、平安如意、松鹤延年等木雕作品,深受当时社会欢迎。
首先,让我们先一起欣赏一些美得让人窒息的木雕作品。
以上的精美木雕一定让您大饱眼福了,这样美轮美奂的物件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呢,其实都是大师们用刻刀创造出来的。熟悉木制品的人,都应该对木雕有着或多或少的认识。
当下一部分家具企业的手工木雕车间还是采用较为传统的方式(如上图),将需要雕刻的样式绘制在纸上,黏贴在木头上,然后在根据纹理走势进行雕刻。
还有大多数家具企业的木雕是采用“先机器雕刻,再人工修缮”。这样的做法,不仅加工效率较高,而且花纹的样式更多样、更细腻,越来越多的木雕细分工序让木材的美更好得发挥出来。
鲁班园-致力于提升中国家居设计与制造水平!平台围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实现传统家居生产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为家居制造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的互联网服务平台。
你知道哪些古玩造假的奇葩或有趣的手法?
“高古玉”的作假工序,比北京厨子还麻烦!
讲讲文玩那些事 2016-09-14 09:59
“高古玉”2016年年初开始升温,造假就开始充斥着北京古玩市场的大街小巷。
仿古做旧方法很多,基础的做旧工序有烧、烤、熏、炸,除此之外还有腌、蒸、馏、浆,是不是满满的北京大厨的味道。
更奇特就是使用的设备,有微波炉、煤气灶、土灶,坛子、罐子,这是正儿八经的一个厨房啊。
使用的佐料主要是各种化学用酸碱盐染料,有些精细的加工甚至用上油、盐、酱、醋。
做旧的方法更是多种多样,让人匪夷所思。
1.烧烤法,用火烤使玉的纹理松懈,将热乎乎玉石头放进红色染料中,快速让颜色渗入到玉石内部,这样玉器的内部便形成了细如发丝的红色条纹。
2.直接投入火中,煅烧后表皮发白,看上去有种沧桑感,但是火烧之后,玉石的温润度明显下降,而且容易开裂。
3.强酸腐蚀,然后用草木灰(碳酸钾)进行,酸碱反应,让玉器的表面形成许多小坑,让你认为这是古玉。
4.油炸上色,跟炸油条、薯片一样,将玉的表面炸成黄色。
5.焦糖沁色法,比较传统的方法,古代一直的优良传统,用焦糖代替染料进行油炸。
6.狗玉,俗称血沁,狗血本身是热性的,比人血更容易沁入玉石内部,一般将狗杀死,然后趁血液尚未凝却,将玉器放入,埋入地下,多年后取出。
7.牛玉,牛有四胃而且胃部有少许盐酸分泌,做旧者将玉器从肛门放入到牛的胃部,利用酸和牛粪的作用做旧,多年后取出。
有哪些电影被名字毁了?
俗话说,看人先看脸,看片先看名。电影的名字真的能够决定是否有观赏兴趣,然而一些经典、有趣、好看的电影常常少人问津,叫座不响,原因就在于片名没有取好。接下来盘点一些豆瓣高分电影,大家可以看看片名是否能够吸引大家,看看片名是不是背定这个锅了。
1、《阳光小美女》
emmm首先看到片名,一般成年人都不会有兴趣点进去看吧?!片名幼稚直白,让人以为是一部儿童轻喜剧,可以被大部人直接pass了,然而,我还是鬼使神差地打开电影,最后被狠狠地打脸。
电影讲述了一个烂得不能再烂的家庭为了小女孩奥利芙的梦想踏上选美之路而引发的一连串啼笑皆非的故事。
7岁的奥利芙,戴眼镜,小肚腩,做一夜成名的美梦,坚信自己有朝一日能当选美国小姐;
爸爸,推销成功学课程的讲师,只会夸夸其谈却一事无成,颦临破产的危机中年男;
妈妈,整天烟不离手,对婚姻和生活逐渐变得麻木不仁的绝望主妇;
哥哥,自闭男,崇拜尼采,为了考上飞行学院发哑誓,九个月没有同家人说话;
舅舅,自称是美国最好的普鲁斯特研究学者,同性恋,恋人和同事跑掉、失业,自杀未遂,生活混乱;
爷爷,被养老院赶出来的老流氓,满嘴脏话、吸毒。
就是这么一家人,开着一辆破车,紧张,焦虑,抓狂地行驶在梦想的公路上,而家庭成员各自的心理危机也逐渐显露,释放,消解。看完电影,我们不得不再次进行对生活最本质最原始的思考:当理想与现实背离的时候,我们怎么对待失败?或者,失败与成功究竟应该怎么定义?当付出全部努力每一步都走得无比正确却仍然得到错误结果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承受?
2、《我的个神啊》
真的很想知道到底是谁翻译的名字,人家明明叫《P.K.》啊! 其实,感觉印度片名都蜜汁清奇,《三傻大闹宝莱坞》、《摔跤吧爸爸》、《功夫小蝇》等等,都透露出浓浓的“土味”。
PK是被抢走宇宙飞船钥匙而被迫留在地球的外星人,为了找回回家的钥匙,他苦苦追寻着人人口中那个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神”。他真心相信神的存在,并且不惜一切代价去寻找神,不是仪式化的膜拜,不是精神上的接近,就是现实的寻找,因而这个过程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片中对宗教和信仰的问题进行了诸多反思,这在宗教极多的印度可以说是一个大挑战,也不愧是“印度良心”阿米尔·汗。这部片子妙在以局外人视角,窥探印度社会生态肌理,通俗化地剖解敏感议题,从反对盲目的宗教崇拜,到印巴两国联姻,在轻松幽默中大胆批判。
3、《偶滴神啊》
竟然还是印度片!片名竟然可以这么像!果然好片子取名都很随意啊……
售卖佛像的古董商人坎杰是个无神论者,他把佛像视为玩具,不明白那些花招百出的宗教仪式。某一天热闹的祭祀仪式上,坎杰为了把参与活动的儿子揪回去,开了神的玩笑,被教派的头目警告会遭到神的报应。当天天气突然由晴转阴,且引发了一场地震。其它店铺无一受损,唯有坎杰的店被震的面目全非。本以为投了保险可以挽回损失的坎杰被保险公司告知这属于不可抗力的天灾人祸,不在承保范围内。一无所有的坎杰一纸状书把神告上了法庭。而被告人则是那些借助神灵名义四处捞金的教派头目们。一场看似离奇的官司就这样展开,而神灵本人似乎也对此事很感兴趣,他隐藏在人群中,来到了坎杰身边,也改变了坎杰对宗教的看法……
做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发祥地的印度,现今只有0.8%的信徒,其他人都信了印度教、伊斯兰、基督教、锡克教等,导演想借此片说明的是在派别林立的印度,宗教问题已经变得腐朽败落,信教的人不知如何正确信教,不信教的人也不知为何不信,更何况还有一些贪欲极大的人占据了神职人员这样的重要位置,将整个国家的信仰推向无底深渊,影片看起来象个喜剧片,其实是个悲剧。如果不用这种平衡和喜剧的手法去表现这个尖锐而庞大的宗教问题,导演及创作团队估计早就被宗教极端主义者砍死在街头了吧……
4、《午夜牛郎》
开始看到名字,我的表情是这样的👇
嗯?这部电影是不是应该关上房门躲进被窝戴上耳机自己偷偷看?好的,等我完成一系列步骤,打开电影,带着兴奋又忐忑的心情观影时,我就知道我错了。
一个心心念念跑到大都市来闯世界的小镇牛仔,一心想要成为一名成功的性工作者,在牛郎界扬名立万。但从始至终,他始终是一名都市街头身穿流苏夹克、头戴牛仔帽、脚踩牛皮长靴的小镇牛仔,格格不入。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