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青铜佛像,青铜器收藏最高境界?
金铜佛像是青铜器收藏的最高境界。
青铜器佛像的种类诸多,其铸造工艺和风格纷繁复杂。佛教分汉传、藏传和南传,其中藏传佛教佛造像分为佛、佛母、菩萨、护法、本尊、祖师等系列。千余年来,佛造像还形成了犍陀罗、斯瓦特、克什米尔、吐蕃王朝、东北印度、尼泊尔、内地和藏东、藏西等不同地区的造像风格。
我有一座观音头像底座是印章青铜想知道来历?
这是一个“佛头青铜印章”,北魏较常见。近年来此类铜章仿品较多。博客中的图片不大,看不真切。从印文看,该印章系“粮政司”专用。此“佛头章”如是真品,则很有留存价值和收藏价值。
古代铜佛像是浇铸的吗?
古代铜佛像的制造工艺方法有以下四种:
一、浑铸法铜佛像铸造工艺。这是商代以前的铜佛像铸造工艺,这个浑铸法铜佛像铸造工艺分为:合金、浇铸、制范。
1.合金。这个合金其实我们了解的合金差不多,就是根据所制铜佛像的需要将铜和锡按照一定的比例合在一起,放到熔炉中加热融化成青铜液,合金不同的配比所铸成的佛像颜色是会根据合金液而变化的。
2.浇铸。就是将合金所熔成的青铜液从浇口注入到合范之中(我们现在说的磨具),青铜液冷却后,拆掉内外范,再对浇铸的佛像进行修正打磨。
3.制范。就是制作陶范,先制作铜雕模,即用泥土做出一件与将要铸造的铜佛像同样大小的模型,纹饰和铭文也要在模型上刻好,然后阴干,烘烤使其坚硬,用水与细纱,泥土及切碎的植物茎秆调成泥浆,摸印在泥模上,待泥浆半干之后,用刀分割成几块取下,阴干在烤硬,就成为外范。內范的制作时用泥土照泥模形状减去器壁的厚度做成,内壁如有铭文,还需将铭文反刻在內范表面。阴干烤硬后,将內范和外范组装在一起,用绳索捆绑固定,再用厚泥包裹,留出浇铸铜液的浇口和排出范内空气的孔道,此时内外范之间的空间就是要铸造佛像的形状。
宋代最具特色的佛像造像形式是什么?
近代在陕西发现了众多的北宋石窟群,尤其是在佛部尊像中体现着最高果位的 罗汉像的大量出现,给宋代佛教雕刻增添了很高的荣誉。宋代的罗汉像多以十六、 十八至五百为群组,其中不仅长幼年龄有别,人物面貌、性格不同,而且姿态、形 神也迥然各异,出色地体现了宋代艺术世俗化、人性化的特点。
如在陕西黄陵、子 长两县的石佛寺,主要窟寺虽仅一处,但内容却极其丰富。而雕像中最具艺术性、 最富现实生活趣味者,莫过于形体较小,又不拘一格的罗汉像了。
因此,可以这样 说,这些极富现实意义,对之令人感到生动、亲切的罗汉雕像,深刻显示了宋代雕 塑艺术有超越前人的卓越成就。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