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市场捡漏,古玩行业中说的走宝和捡漏指的是什么?

在古玩行业中,“走宝”指的是“卖亏了”。例如,把价值10万元的古玩1 000元就给卖了。

与此对应的就是“捡漏”,就是捡了便宜了,花1 000块钱买了个价值10万的古董。 与“捡漏”相反的就是“打眼”,花大价钱买了假货,就是“打眼”了。

古玩市场捡漏

还会出现下一个马未都吗?

如今靠着捡漏古董,还会出现下一个马未都吗?

我是“以瓷惠(会、慧、汇)友”,对中国古瓷器的鉴藏有近三十年的实战经历和丰富经验,早在十几年前就发表过《古玩鉴定的误区》、《浅谈瓷器的手感》、《瓷器鉴定中的“望、闻、问、切”》、《气泡在瓷器鉴定与鉴赏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和作品,现在就古董鉴定问题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现在入驻自媒体平台,期待与所有真爱古瓷的朋友坦诚沟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共同进步!感谢各位朋友的捧场关注与点赞!谢谢!

而且声明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个人的收藏,万不得已用别人的图片,我会特别注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图片远不如实物精美漂亮,没办法,个人技术不行,光线、角度、距离都把握不好,大家凑合着看吧,能说明问题就行。

为了更好、更直接地与各位瓷友沟通和交流,“以瓷惠友”已经开通了“西瓜视频”,已发“蚯蚓走泥纹的前世今生(一)、(二)、(三)”、“定窑何以成为五大名窑之一,应该如何鉴定”等视频,欢迎喜欢探讨瓷器鉴定真谛的朋友观看、评论,后续我会开通“西瓜视频直播节目”,方便与有瓷器鉴定鉴赏需求的同道沟通,敬请期待!回到话题上来。

如今靠着捡漏古董,还会出现下一个马未都吗?

马未都的功过是非自有历史定论,不过从纯收藏的角度讲其专业化水平和专一化程度还差得太远,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最时髦的“大腕”与“大咖”而已,连个收藏家的份都够不上,更勿论收藏大家了!

所以说“如今靠着捡漏古董,还会出现下一个马未都吗?”这样疑难问题其实根本就不算问题,因为马未都不过是混乱时期混蛋做法的特定产物,在人民日益觉醒、知识日益普及的今天,再想出马未都一样的“大腕”“大咖”的确不易,但涌现出一批更专业、更专一、更优秀的真正收藏家、收藏大家来,却指日可待!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知识经济”的春天正在向我们徐徐走来!

上几件古董图片,以证上言,以饷同道。

北宋早期汝窑神级臻品梅子青釉减地阳雕瑞兽佛像弦纹双系盘口瓶。

南宋官窑神级臻品厚胎厚釉典范翠青釉鱼子冰裂纹羊头尊。

北宋汝窑鼎盛期清凉寺窑神级臻品天青釉五芝麻钉弦纹三足小笔洗。

收藏界有句经典漏无处不在?

我非常非常赞同你这句话! 举我一件收藏中捡漏的真实事例 :

1988年好像是个秋季吧,我到我们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 ( 旗就是外地的县 ) 梵宗寺西边大约十来里地的一个叫马场的屯子里下乡收古董 ( 行话叫 铲地皮 ) 。中午时分走进屯东头第一家看见一对三十来岁的年轻夫妇在地上忙乎着,炕上坐着一位六十岁多一点的老大娘,还有一个穿得特脏看上去也就四五岁大小的小男孩用一根红毛线拉着一个小玩具在炕上来往跪爬着玩。寒喧中得知他家解放前因为活不下去了才从山东步行走到东北来,来东北都第四代人了 穷的也没攒下一件古董。转屯子走了一上午的我实在太累了也有点不太甘心,就往水杯里续了杯热水 边唠着嗑儿 打听打听屯子里的询息 边坐在了他家炕沿上,顺手拿起了小屁孩红绳子拉着的 " 马车 " 。一看,轻飘飘 半透明 滑滑的是个骷髅人面头相,材质看上去既像骨头刻的、又像石头雕的、可用手掂了一掂又贼像一块玉什么的,从整个造型上看明显属于典型的手工雕琢工艺而且正反面均有了一层非常醇厚自然的包浆。一问 是一年多前孩子他爷爷放羊时在河沟里捡到的。我心思谋着 : 我来这一带不就主要奔着红山文化尤其是红山玉来的吗? 想到这,便不敢多问了更不敢再多看了。尽量地显出一副漫不尽心的口吻说 : 把你家这块 破羊骨头小片片 两块钱卖给我吧? 孩子他妈 格格格地笑着 先是看了看她老公和婆婆一眼,又走近 亲自拿起来前后左右仔细端祥了几十秒 : " 咋滴? 这玩艺儿 你也收呢? " 那男人呢 始终蹲地上连头也懒得往起抬。还是孩子的奶奶很痛快地跟我说 : 你觉得有用就给俺十块钱吧。那一刻我的心呐 蹦蹦直跳!巴不得扔下十块钱扭头就跑。然而多年的经验告诉我 绝对不可以! 我十分吝啬地先给三块,人家不干。又给涨到五块,还是不行。于是经历了一番看上去既挺随意 又确实很磨磨叽叽的讨价还价,最终,我 " 十分不太情愿地勉强 " 掏出七块钱买下了它。这时谁知节外生了枝杈 ~~~~ 才反应过味来的小屁孩却他妈的 嚷嚷哭闹的死活不干了,还是奶奶会哄 : 答应换了钱 就给他买糖吃, 这才双手抹着小眼泪不吱声了。尔后我 " 慢腾腾地 " 走到破破烂烂的院子里, 假装摸了摸挂在墙上的苞米和辣椒,四处瞭望着 慢慢悠悠地一直走出了他家人的视线。拐出破院门回头一瞅 没人跟出来喊我,立马撒开丫子 逃也似地一路狂颠 迅速远离了那个屯子。。。。。。

后面的事情 想必您也应该能料到了 : 哥们破费了贵巴巴的七块钱银子 买到手 一件有五千年璀璨历史的红山文化中非常稀少、特别珍贵的红山玉人头! 此处 容我不得不多说几句 : 红山文化玉器中 除了 C 型玉猪龙 就数人物面像、再次是动物造型 最稀缺也最珍奇上价了。 譬如 : 2019年的北京瀚海秋拍上 就以102 万元 ( 还不包含佣金 ) 成交过一件 尺寸才 2 点 9 厘米、体积比我这小两倍的红山文化小虫子,而且玉质和工艺 均明显低于我这件人面像 ( 详情见 配图 8 ) 。你甭说国内外其他博物馆所了,就是号称全球首次发现、最大考古挖掘、收藏红山文化玉器最多、国内外大名鼎鼎的辽宁省考古研究所 ( 1979 年之前赤峰归辽宁省管辖 ) 重器馆藏里 所陈列的那件人面头像 都还是个残缺器~~~~~虽经修复 仍能明显看出 已碎成 9 片,还缺个左耳 ( 详情见 配图 5 ) 。香港嘉德 也曾以 120 万元的价格 拍卖成交过一个和我这件几乎一模一样的红山玉 人面头像。

俗话说 : 只要运气正,不知道哪块云上就有雨。人们又总讲 : 海风大了 谁知道哪波浪给冲上来啥海鲜! 常言道 : 财运来了 城墙都挡不住。 古人诚不欺余也! 可是话又说回来,任何事情表面上看似乎具有偶然性,实质都有它的必然因素在内,正如同你提问中所说的 : 漏无处不在,只要你拥有捡漏的眼力。一句话 :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之人。

你捡漏的收藏品都有哪些?

我自己收藏的和田羊脂玉,都是极品美玉。第一块是我的最爱,带黄皮的羊脂玉,一千元从捡玉人手上买的,我每天都会叫一些朋友一起看这块籽料,百看不厌,爱不释手,白度、润度堪称完美。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