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古玩交易网站,顶级玉是什么?

顶级的翡翠有玻璃种顶级的绿,顶级的红,顶级的黄,顶级的紫。新疆和田玉里有羊脂白,荔枝白,一级白,鸡油黄,栗子黄,纯漆黑等等。

阿富汗古玩交易网站

为什么成吉思汗的墓到现在都没有发现?

孛儿只斤·铁木真,蒙古帝国先驱,其主要功绩为同一蒙古各部,并且征服中亚东欧多地,使得蒙古帝国领土较以往空前扩大!蒙古人民尊称其为成吉思汗,即“强大统治者!”为什么他的陵墓至今未曾找到?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了解一下大蒙古帝国的丧葬风俗!

不起坟,不树碑的独特游牧民族风俗!

作为长期游牧的民族,在正是形成蒙传佛教(约1300年)的丧葬风俗之前,蒙古人的丧葬显得十分简约。古老的蒙古人崇尚永恒的蓝天,上天赐予的千里牧草更是其生生不息的依靠。当时的蒙古人认为,人的生命如同太阳的昼夜交替,有日出必然有日落。这也就注定从生到死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显得极其自然。这直接影响到他们从简的丧葬风格。死后的蒙古人不论地位高低,统统随着简单的仪式,在亲人声嘶力竭的哭喊之中进入沃土。

游牧民族需要四季迁徙,赶往水草丰美的下一片牧场,独特的生活习性决定了他们不立碑,不起坟的传统。细想也是,有谁愿意立着墓碑而驱散身边赖以身存的牛羊!

成吉思汗铁木真

“天之骄子”这一源自少数民族的高尚称呼,在成吉思汗身上最为妥当!

铁木真出生于公元1162年,自小的他便是在刀山火海之中成长起来。其父被杀之后,他随母亲一路流亡。自1184年始,铁木真配节自身积蓄已久的力量,剿灭蔑儿乞人,并被推举为乞颜部可汗。

天选之子的脚步并没有停歇,他于1202年开始,先后发动统一蒙古部落之战,并且连续攻克塔塔儿、乃蛮、拜不花,于1206年建号称汗,即“成吉思汗”。身居大汗之位的铁木真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开启了他的扩张之路,他先后入侵西夏、金国、花剌子模, 并在军事上取得重大胜利!

1227年,成吉思汗在亲征西夏时病故,享年66岁。遗憾的是,恨之入骨的西夏王朝同年被灭国,花剌子模在他死后4年,女真人则是在他死后7年灭国,而他并没看到。

大汗归宿

关于成吉思汗的病故地点,历史上虽有争论,但最被仍可的仍是六盘山(今甘肃清水)。成吉思汗死后,出于战争考虑而秘不发丧,运至如今蒙古国大肯特山下葬,为了保密,随行者皆殉葬。

一切完毕之后,铁骑踏平,与他处别无二致。之后他们便会进行传统仪式,即在母驼之面屠杀子驼,血渗于地。时过境迁,只要母驼尚在,便可带着祭祀人群找到墓地。

争论

关于成吉思汗墓地所在,至今仍有争论。成吉思汗陵的建造在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也是瞻仰之人必去之地,至于它只是象征,还是陵墓,这就不得而知。

亦有学者声称成吉思汗死后是要北上,但是正职夏秋,天气炎热,遗体损坏严重,于是便在途中,也就是现内蒙古境内安葬。

难以发现才是关键

成吉思汗的墓穴难以确定位置,这才是如今的难题。自六盘山至大肯特山绵延千里,任何地点都有可能成为大汗墓地,其难度可想而知。

要想知道大汗的陵墓,我看也只能去问那一头十三世纪的母驼了!

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谁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前127年?

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其后,德国历史学家郝尔曼在20世纪初出版的《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过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

传统的丝绸之路,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这条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而丝绸则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

王玄策是谁?

王玄策,生卒年不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王玄策曾任融州黄水县令(何按:今广西柳州融县),后升任朝散大夫、右率(帅)府长史。

自太宗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至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龙朔元年(公元661年)的十八年间,王玄策四次受朝廷命出使天竺。

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以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一行30人,第二次出使吐蕃及天竺——身毒地区。战争发生在王玄策此次出使天竺的路程中。

所谓天竺,是古代中国人对今日南亚半岛诸国所在的一个广大地区之名,约略包括今日巴基斯坦印度河平原以及印度恒河平原及克什米尔、尼泊尔和阿富汗地区。

唐代的天竺地区,众多城镇小国林立,政治经济极为混乱。

王玄策于公元647年奉唐太宗之命第二次出使天竺地区,出使对象是古天竺地区一个较大的城邦摩伽陀国。

当唐朝使节到达帝那伏——摩伽陀国(又作玛卡达国)时,此国发生政变。与唐朝通好的天竺国王——即大名鼎鼎的戒日王西拉迪提亚被大臣阿罗那顺杀死并篡夺了王位。

王玄策的唐朝使团被阿罗那顺扣押,使团中的多数人被杀害,只留下王玄策、蒋师仁二人被关进牢狱。后来,在不幸死去的国王之妹拉迦室利公主的帮助下,王玄策、蒋师仁得以逃脱困厄。

王玄策发誓复仇。因此,王玄策两人没有立即回国,而是策马北上,渡过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逃到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尼泊尔。

在尼泊尔,王玄策以唐朝盟友吐蕃王松赞干布的名义,向尼泊尔国王阿姆修瓦尔曼王借得7000骑兵。同时以唐使臣名义传檄西域的唐藩属国求援。于是,吐蕃王松赞干布也派来了1200名骑兵,总计汇聚人马总数近一万人。王玄策遂自命行军总管,以蒋师仁为先锋,进军攻击摩伽陀国(玛卡达国)。

大战发生在印度平原的甘地斯河畔。阿罗那顺军的人数数倍于唐军,而且包括数百头大象。但是王玄策用“火牛阵”击溃了印度人的大象军阵。

阿罗那顺兵败后退回国都城不出。王玄策用唐军攻城的各种技术——云梯、抛石车、火攻,猛攻月余,终于将茶博和罗城击破。阿罗那顺逃往恒河地区的东印度。王玄策乘势攻入东印度平原。

阿罗那顺求得东印度王尸鸠摩援兵,反攻唐军。王玄策用计一举击败印度军,活捉了阿罗那顺。唐军还趁势攻破阿罗那顺妻子据守的朝乾托卫城,远近印度城邑皆望风而投降。当时印度地区的几乎所有属国都对唐使臣王玄策称臣归附。

贞观二十二(648)年,王玄策将阿罗那顺等俘虏数千人押回长安献俘述职,得到唐太宗的封赏。

王玄策多次出使印度,带回佛教文物,对中印文化的交流作出贡献。王玄策著有《中天竺国行记》十卷,图三卷,今仅存片断文字,散见于《法苑珠林》、《诸经要集》、《释迦方志》中。洛阳龙门石窟中有王玄策署名的献造佛像题记。

移动公司说我卡可以买手机直降一千这手机是真品吗?

前段时间有这样一则新闻,让无数人感概——中国博物馆为背井离乡的阿富汗文物提供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