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帝国有声小说,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文物至今未找到?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小吴历史 ”,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随便说十个八个,个个都是一级以上文物。
第一个必须要说和氏璧。来历就不说了。秦国一统天下以后,和氏璧被做成传国玉玺,刻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
但是几经战乱以后,公元939年,后晋石敬瑭引契丹军包围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从此,真的传国玺就此失踪。
中国有句成语,叫珠联璧合。说完和氏璧,再来说说另一个春秋重宝,随侯珠。相传随侯珠乃随国国君随侯所有,故此得名。后来随国为楚国所灭,随侯珠亦被楚王所得。再后来秦灭楚,随侯珠落入秦王之手。但当年刘邦入关以后,子婴仅携传国玺出降,后来史册中也不见记载。因此也有人认为,随侯珠是和秦始皇一起下葬了。关于随侯珠到底是何宝物,也“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大珍珠,有人说是金刚石,有人说是萤石……北京人头盖骨。1929年冬天,考古学家开始在北京的周口店挖掘,发现了距今约60万年前的一些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定名北京猿人,也叫北京人头盖骨。当年因为抗日战争,国民政府为保护文物,决定将发掘的5个北京人头盖骨转移。本来路线,转移地点都制定好了。谁知道日本突袭珍珠港,载有北京人头盖骨的列车,也随着美军俘虏成了日本人的战利品,而后就不知所踪。直到现在还没有下落。
圆明园水钟。明园十二生肖水钟兽首已经有七个回归中国,还有龙首目前据说在台湾保存完好,不过蛇首、鸡首、狗首、羊首至今下落不明。具体不详细介绍了。成龙电影十二生肖也有介绍。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历代书法界将《兰亭序》奉为极品,王羲之对此十分珍惜,作 为传家之宝一直传到第七代孙王法极。不过,《兰亭序》真迹最终还是没有逃脱落入帝王家的命运,据说被唐太宗李世民所得,并在他去世后作为陪葬,埋进昭陵, 从此下落不明。
九龙宝剑。剑共5尺,剑柄特长,上雕9条金龙,象征“九九归一”。剑鞘用名贵鲨鱼皮制成,嵌满红蓝宝石及金刚钻,堪称价值连城。原位乾隆陪葬品,后被孙殿英盗墓所得。送于军统头子戴笠。后飞机失事,不知所踪。有人说,原军统干将沈醉在替戴笠收尸的时候贪污了,也有人说给戴笠陪葬了,还有人说有人先沈醉一步捡了藏起来了。总之就是下落不明了。另外还有几件放到现在起拍价都绝对过亿的宝物,不知所踪。(慈禧嘴里夜明珠送给宋美龄,后来不知所踪。翡翠西瓜送于宋子文,后来不知所踪。金寿桃,翡翠扳指,送阎锡山,后来不知所踪。)
赵云宝剑,慈禧陪葬品。孙殿英被抓后没收,不知所踪。
常林钻石,中国现有最大的天然钻石。重158.786克拉,长 17.3毫米,颜色呈淡黄色,质地纯洁,透明如水,晶莹剔透。由临沂地区岌山公社常林大队社员)魏振芳于1977年12月21日在田间松散的沙土中翻地时发现的。她把这块宝石献给了国家,成为我国的国宝。现存于中国人民银行(也有传说几年后,一国家级LD借走品鉴,后失窃。现存为复制品)。
金鸡钻石,中国历史上发现的最大钻石,重281.25克拉,于1937年在山东省郯城县李庄镇发现,后被侵华日军驻临沂县的顾问掠去,至今下落不明。
其他的下落不明的国宝还有很多,比如有人说的秦始皇“十二金人”,大禹王“九鼎”等等。
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主角叫秦海赵凝雪的都市小说?
《全能小相师》
主角:秦海赵凝雪
作者:弹指一壶醉
内容简介
山野小子得道长真传,下山后混迹都市。一个山村来的野小子,你能干什么?秦海微微一笑:“看皮相、看骨相,看古董!算六爻,测八字!“
书籍摘录
秦海把摔成几瓣的鼻烟壶收好,大咧咧地说道:“看在你这么实在的份上,我们一会儿再好好商量,你放心,我肯定不讹你,虽然它是清末皇室用的鼻烟壶。”
听到秦海最后那句话,女孩先是一楞,嘴角轻轻勾起:“你放心吧,我叫赵凝雪,这条街上很多老板都认识我,跑不了你的。”
切,秦海乐了:“我刚下山,谁也不认识,你别赖账就行,你要去哪?”
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记录一个民族从蛮荒到萌懂文明兴旺发达的历史脉搏,观古史而知兴替,看衣寇而知端正,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未来的明镜。但大英帝国的国王确说历史是皇帝说给太子的童化故事,怎么粉施也不过份。
李鸿章40岁老来得子?
李鸿章一生有过三个儿子,长子李经方,次子李经述,三子李经迈。不过长子李经方是李鸿章六弟李昭庆的大儿子,因为李鸿章块40岁都没有儿子,所以就过继给他了。就在过继三年之后,李鸿章的赵夫人就生下了李经述,十年之后,李鸿章的小妾莫氏又生下了李经迈。
△李鸿章直隶总督任上
李鸿章原娶妻周氏,1861年去世,无子。周氏死时,李鸿章38岁。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乃大,李鸿章迫于无奈,于1862年将自己六弟李昭庆的长子李经方给过继了过来,而后又娶太湖望族清末进士赵畇之女赵小莲为继室。
李经方,1855年出生,给李鸿章当儿子的时候他才9岁。不过三年之后,李鸿章的第二个儿子李经述就出生了,但李鸿章仍以李经方为儿子,称为大儿。李鸿章并没有因为自己有了嫡子就慢待李经方,反而因为李经方有书生气,极得李鸿章喜爱。李鸿章在担任直隶总督期间,特意聘请大儒教授自己的李经方和李经述这两个儿子读书。
我们先交代一下李鸿章的嫡子李经述和庶子李经迈。
李经述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有点书呆子的感觉,一直都在等待机会,但是一直都没混出来。其实这个也情有可原,因为赵夫人是大家闺秀,所以在教育李经述方面,从小就很严格,搞得李经述性格有点内向。
李经述虽然考中了举人,但是却没有考上进士,只是因为李鸿章的关系,得了个员外郎的名誉头衔,没有实际官职。后来李鸿章出使欧洲,他也跟着去了,为此朝廷还特意给李经述加了个官职,成为了一名外交官,但表现中规中矩。在出使欧洲回来之外,李经述又开始一头扎进了书本里。
不过李经述倒是个孝子,赵夫人生病时,李经述就无时无刻不在身边,还亲尝中药,把母亲照顾得很好。后来赵夫人去世,对李经述的打击很大,他一度很消沉。据说,李鸿章死后,李经述也十分悲痛,最后竟吞金而亡。总而言之,李经述倒没什么大出息,最后落到了一个天下第一孝子的美誉,但其子嗣还是继承了李鸿章的爵位,成为了李鸿章财产的主要继承人。
△李经迈
李鸿章的小儿子李经迈出生于1876年,由于是庶出,所以他在李鸿章心中的地位其实是最轻的,但是这不代表他就没有出息。李经迈早年因为李鸿章的关系,也担任过一些官职,比如说驻奥地利大使,回国后还当过按察使,单辛亥革命之后在上海经商,成为了一个很有钱的人。
据说李经迈之所以会发财,是因为李鸿章死后,他在分家产的时候受尽欺负,结果只分到了一些当时还不值钱的股票。可谁也没想到,这些股票后来变得很值钱,李经迈就借助这些股票赚的钱再去做生意,结果发了大财。不过李经迈的后人跟李家并不亲近,因为李经迈本人对李家怨气很大,他的独子后来变卖了所有财产,到美国定居去了。
上面穿插说了一下李鸿章两个亲儿子的情况,我再回头来接着说李经方。
△李经方
李经方虽然是过继过来的儿子,但是李鸿章对他的期望很高,也一直在着重培养他。但是由于李鸿章的地位和成就太高,这就注定了李经方一生只能沦为李鸿章的影子,不可能超过李鸿章。
李经方1882年考中举人,后来捐钱得了个可以在外省任职的候补知府。不过李鸿章并没有打算让李经方到外地任职,直接就把他留在了北洋大臣衙门,成为了李鸿章的助手,负责处理外交事务。
1886年和1889年,李经方先后去英国和日本担任外交官或大使,表现十分出色,他也积攒了很宝贵的外交经验。1891年因为亲生母亲病逝,所以李经方不得不从日本回国,为母亲丁忧守制。
不过不久之后,就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一个改变每一个中国人命运的大事件。由于清朝在战争中战败,李鸿章作为全权钦差大臣去日本马关与伊藤博文进行谈判。在谈判的过程中,李经方表现积极,主张也比较激进,但是老辣的李鸿章一直压着李经方。再后来,由于李鸿章在日本被一个日本年轻人打黑枪受伤了,李经方被清廷任命为与日本谈判的全权大臣。
尽管日本方面的伊藤博文咄咄逼人,但是在李鸿章遇刺这件事上,为清廷赢得了一些谈判的砝码。李经方在李鸿章的授意下,与日本进行了艰难的谈判,跟日本进行了漫长地讨价还价,最后在清廷的允许下,同意了日本提出的所有要求。
而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李经方和李鸿章一样,被写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不过当时清廷还很依仗李鸿章,所以在交割台湾这件事上,清廷的意思是让李经方去,但是李鸿章着实不忍心让李经方去做这个罪人,所以请求朝廷让自己去。
不过清廷把李鸿章给申饬了一顿,还说,儿子替老子背锅是天经地义的。清廷的言外之意就是,让李鸿章尽量保持清白之身,往后还有很多事需要他去做。最后没办法,李经方就去了台湾,但回来之后像是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似的,跑到上海去躲着,不原意回京城去复命。
李鸿章知道李经方背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大儿不会就这样一直消沉下去了,于是给了他一段时间休息,到了1896年的时候,李鸿章就准备带着他和李经述一起去欧洲访问。但是李鸿章的这一提议居然遭到了朝廷的反对,朝廷只同意让他的嫡子跟着去照顾他的生活,不想让名声不太好的李经方也去欧洲。
说起来也可悲,那时候的清廷已经不堪到对一个给自己出过力卖过命的人过河拆桥。
李鸿章自然要极力争取给李经方露脸的机会,所以在临行前再次上书朝廷,说李经方在外交方面很有经验,少了他不行。总理衙门大臣李鸿藻是个主战派,他就对此十分看不惯,说李鸿章的要求太多了。不过朝廷最后还是同意了李鸿章的请求,李经方得以跟着李鸿章去了欧洲,见了沙皇,也见了英国女王,算是不枉此行。更重要的是,李经方的心情要比之前好了不少。
由此可见,李鸿章对李经方还是十分在意的,李经方在李鸿章的培养下,虽然没有大的成就,但是在外交和谈判上是一把好手。在李鸿章死后,李经方参与了盛怀宣关于清朝与英国通商的谈判,还参与了沪宁铁路的筹建事宜,在1907年的时候再次成为了驻英国大使。
1911年,李经方回国,担任邮传部左侍郎,由于清朝的邮政长期被外国人把持,所以李经方为了维护国家权益,经过艰苦卓越地努力之后,把邮政业务给要了回来,李经方也因此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任邮政总局局长。不过好景不长,辛亥革民爆发,李经方被罢免所有官职,去到上海居住,1835年在大连去世,享年80岁。
△李经方
所以在李鸿章的三个儿子当中,最没有出息倒是嫡长子李经述,当然李鸿章对他也没有要求太多;大儿李经方和庶子李经迈二人,一个在官场混得还算不错,一个在商场混得还算不错。总体而言,李鸿章对李经方还真是不错,只不过他太过于限制李经方了,李经方有想法,有胆略,要是自己出去闯荡,可能也会成就一番自己的事业。
据说,李经方自己的家庭也经营得不错,他本人有五房太太,在英国还找了两个外国女人做老婆,一个是英文秘书,一个是法文秘书。这两个外国女人都给李经方生了儿子,但都不怎么争气,其中英文秘书的儿子叫做李国烋,英文名乔治,吃喝嫖赌那是样样都会,最后还迷上了大烟,坑了李经方不少钱。
李鸿章死后,李经方也分了不少钱,而且他在为官期间,通过倒卖古董和房产,还有各种投资,赚了不少钱。李经方在上海有很多资产,1927年北伐军打伤害,李国烋骗他说北伐军要打倒满清遗老,李鸿章就变卖了上海的财产,交给了李国烋管理,这些财产最后也都被李国烋给败光了。好在李经方在大连也有很多投资,所以他就从上海去了大连,最后也是死在大连的,死得时候财产甚多,都留给了他的女儿李国芸。
所以说,好歹做了一回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还是不亏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