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金明古玩,你怎么评价电视剧正阳门下?
它是一部靠口碑逆袭的电视剧
没有流量明星、没有夸张剧情、没有恶俗桥段;该剧讲年代、讲爱情、讲创业、讲收藏、讲处事,讲做人,是一部三观很正的电视剧;该剧的制片与编剧郝金明先生(剧中苏萌大舅的扮演者),是主人公春明的原型。
开剧就讲春明大姨进城,一句:“老坦进城,身穿条绒,腰细麻绳;喝瓶汽水,不会退瓶儿。”把北京近郊老百姓的土味儿、贫穷、落后,体现得淋漓尽致。
剧中像这样的俚语、警句、名言,比比皆是,处处着笔于北京人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做人特点,下面是我摘录的一些经典台词:
罗锅上山花冒了(二姐)二人下棋多嘴是驴 (关大爷)腹空,黄金都不是金 (春明)见过驴上树,没见过你这么幸灾乐祸的 (食品厂看门大爷)漂亮姑娘傻,这话说的真不假 (韩母)人比人要死货比货要扔,因为怕丢人所以不见人,长此以往,人将不人了 (苏萌)人生天地间,高不盈七尺,寿不过百年,本无贵贱之分 破烂人破烂货,人非贱货非破(春明) 念书靠嘴,种地靠水,庄稼不忍爹和娘,精耕细作多打粮 别坐骑驴骡思骏马 (小清河党委书记)宽容待人,大度一些,学会给人留面子 (苏萌)钱买不来亲情,买不来是非 (春明)借了熬药的砂锅不能还,得等人来要 (关大爷)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酒不如无 天官赐福喜重重,财喜双全福禄增,放心大胆去买下,不必费心神偷行 (破烂侯) 人亲不是辱,人怕不是腐,人亲财不亲,人守理不守 (苏萌)你说你公道,我说我公道,公道不公道,自有天知道 (关大爷)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休于小人为敌,小人自有对头 (苏萌)天有喜怒之情,人有喜怒哀乐之达 喜春也,怒秋也,乐夏也,哀冬也 (春明)春听风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 白昼听琴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摇橹声 (破烂侯) 老北京到了80就算白喜事 光着屁股推磨,转圈丢人 (关父)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韩母)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春明) 有人看不见前门,有人找不见前门,于是就走了后门,一下撞入骗子怀里(春明)它是一部积极向上的励志剧:春明的奋斗史一直伴随他的爱情史,成为全剧的主线。春明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事业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智商和情商。
我们在剧情的前半段可以看到很多细节处理,拉石子、捣腾鸡蛋、鼓捣旧自行车等,这些都是他智商高、脑子活络、爱折腾的具体体现,这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特质。
我们再来说他的情商,多次为涛子、蔡晓丽背锅,以致失掉食品厂的工作。
还有后来程建军与蔡晓丽结婚桥段、破烂侯与侯姐父女隔阂问题的解决……以及杨华建等人入股自己的公司等等,都是春明情商高的体现。
食品厂被开除、收破烂被嫌弃、搞贸易被捣鬼等都一次次被建军使坏,但都没有让春明颓废,反而让他学会看懂人心,怎么防小人。
收破烂、买房产、贸易、边贸、收藏、酒店以及后来的工程、房地产、建材公司,春明都是在不声不响下完成的惊人创举。
它是一部相爱相杀的爱情剧:苏萌与春明的爱情,是本剧用力最重的主线,26年137天的爱情,堪称一部爱情版的《三国演义》。
苏萌和春明都有极其鲜明的性格特点:
苏萌典型的北京大妞,性格豪爽、为人善良,就是嫉恶如仇,眼里揉不得沙子,她可以轻易相信身边的任何人,就是不敢轻易相信爱人春明,在苏萌眼里春明总是吊儿郎当、不修边幅,像个正长不大的孩子。
春明呢?因为在家里、院里,是一个极调皮的小辈,总是挨嗤。自幼又跟着关大爷学收藏,养成一种说话留一半、撒事也不兜底的个性,常常干一些让苏萌摸不着头脑的事情。
于是二人的爱情,谈的轰轰烈烈、爱的伤痕累累,但是二人彼此都只钟情于对方,于是分分合合30年才认清彼此。
它是一部弘扬传统文化的情怀剧:该剧还有一大看点就是古董文物的收藏。怎么发现好物件,常见的文物知识,朋友师徒之间为了好物件怎么鸡贼算计等,都在剧中有比较重的落笔。
最精彩的一是众人为了争夺关老爷子留下的古董,所流露的人间百态…
关着屁股推磨转圈丢人的关父关母、横叉一杠的缺德鬼苏萌大舅、总想占便宜的程建军、埋怨春明私吞遗产的关小关,各人的丑态百出,按关老爷子的话说——不死一回,到哪儿去瞅这景去。
而是程建军做局郭大爷和苏萌,害得郭大爷差点家破人亡,苏萌更是被惨骗6000万。
在这场人间百态中,程建军是在家坑亲人出门坑朋友,坑进天才所有人。
它是一部传播正能量的良心剧这部电视剧最为称道的就是春明的处事做人,按他自己的话说:“正阳门下的人,就该做正阳门下的事儿,拍着胸脯做人,绝不干那昧良心的事儿”。
剧中大多人物都有,不少缺点:
收藏大拿破烂侯,早些年眼里只有古董,和侯姐的父女情薄如蝉翼;
苏萌大舅,一心只想捣腾古董换成钱儿;
关父关母更是大不孝的贪婪鬼,为得遗产那丑陋贪婪的嘴脸尽显无疑,用关父自己的话说,光着屁股推磨转圈丢人;
程建军,更是坑尽身边所有人,谁和沾边都会发霉变臭的主。
我们再来看春明一生做人:
为了兄弟,自己背锅被开除;
给萍水相逢的侯姐丈夫,筹钱看病;
孝顺母亲、尊敬师傅,一生不与他们的斗嘴;
照顾外地务工孩子,见不得他们受委屈,为此专门责骂小杏儿、李跃进;
在公司更是成立应急专项委员会,不办家族企业,却要像一个家;
关老爷子本来留有遗嘱,把古董全部给他,他宁愿背负骂名,也不把遗嘱给众人看;
为了救苏萌公司,除了给2000万应急,还忙前忙后抓程建军尾巴;
程建军在癌症弥留之际,还不忘和春明斗狠;春明为了其家人,决定收藏程烧制的铭款瓷器,最后把手言欢。
有些人很是不理解,建军坏成这样,即使癌症晚期也死不悔改,春明为什么还要那样对他呢?
答案很显然,因为他是万年修得的韩春明。
正阳门下中韩春明的原型是谁?
韩春明的原型,原型是郝金明;
剧中韩春明独自承担责任,面临被工厂开除,还当过收破烂的人,不过韩春明有北京爷们的胸怀,就算自己日子过得很拮据,依然不忘照顾农村的亲戚们,最后凭借聪明的头脑,建立了私人博物馆,还获得了苏萌的爱。这些都是为他日后能很好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其实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无非是觉得韩春明的经历太过传奇,与我们平常身边人的成就差别太大了;其实不然,虽然每个人都想取得一番成就,但是就中国常言的,生死有命富贵由天还是有一些道理可循的。我老家有一个哥哥,年轻的时候各方面也是普普通通,稍能区别的就是他个子比较大,踩过三轮车搭客,后来有点继续了承包小学的小卖铺,再后来接了一些小工程,再后来通过人脉关系有做了很多的大项目,其实看似巧合的事情,其实都是早已必然,就是那个人的轨迹已经安排好了。后来也是开了装饰公司,开建材店,成了富甲一方。
韩春明白手起家,修过自行车,倒卖赚差价靠鉴宝和房地产成功的经历就是郝金明的真实生活,郝金明是《正阳门下》的编剧,在故事重现和道具方面下了很大功夫,通过韩春明的人生经历展现了北京的时代变迁。
郝金明对收藏国宝文物这么感兴趣,是因为他曾经帮助外国朋友采办中国古董,深知一些外商都喜欢逛中国古董市场,也愿意用大价钱购买,就这样郝金明开始了收藏古董,开拓国外市场的想法和经历。
成功需要除了努力,虽然我相信机缘运气也是一部分,但是主观能动性还是比客观有优势,所以只要不断的努力,机会自然会落到身上。
苏萌大舅扮演者?
苏萌舅舅扮演者是郝金明,他也是《正阳门下》的编剧加制片人。
苏萌舅舅,刚回来时财大气粗,根本没有把韩春明放在眼里,还直呼春明没出息,格局太小。他要和程建军联手,一起打败韩春明,称霸古董界,结果被骗6000万。
经历了这次失败,他开始悔过自新,也终于意识到韩春明的好。
正阳门下是哪一年拍的?
电视剧《正阳门下》是2012年拍摄。
《正阳门下》是一部由中央电视台、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电视台、大前门(北京)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刘家成执导,朱亚文、杨立新、李光复、倪大红等主演的励志电视剧,于2013年8月8日在北京卫视首播。
该剧讲述北京普通百姓在经历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面对社会变迁而艰苦创业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北京人“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精神。
正阳门下古董真相?
这里头很多的古董,是道具,是假的。观众在看《正阳门下》这部电视剧时,认真观看,就能学到很多关于文物的知识。这部剧被演员朱亚文演得很棒,主人公韩春明的原型,其实就是郝金明先生,剧中很多的故事情节,是依据郝先生的传奇经历改编而来的。
郝先生这个人,犹如今天的文化大咖马未都先生一样,他是有自己的私人博物馆的。
剧里的韩春明,他的收藏经历,有不少就是是郝先生的切身经历,因此该剧中所提到的文玩收藏知识,对于有心的观众来说,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比如剧中有文物收藏桥段,有一个叫帖盒。剧中的苏萌生日到了,为了送给心上女生苏萌一个别有意义的礼物,春明就打起了破烂侯的帖盒的主意。
为了求证帖盒的艺术价值,春明专门到关大爷那里进行求教和证实。结果是不是满砌,金丝楠木打底的黄花梨帖盒,而且是乾隆亲笔题跋的周敦颐《爱莲说》。关大爷说到乾隆与惠山周家的渊源,此盒确系周家后人所有。证明这东西是真的。
从帖盒一事,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件收藏,所用材质的稀有和纯粹性,就能知道它的稀有,一个物件儿背后有深远的故事,真是精彩。这个物件的用材之美,做工之精湛,再加上传承有序的文化典故,不言而喻这件老物件的艺术价值性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