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古玩鉴定,乔家在乔致庸的时期到底多有钱?

乔家在乔致庸时期资产达到数千万两白银,在全国各地有票号、钱庄、当铺、粮店200多处。左宗棠在平定西北之乱、收复新疆之时就曾在乔家的票号借支,一些军费曾通过乔家的票号存取兑换,左宗棠后来为他题了一副对联: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

兰州古玩鉴定

李鸿章组建北洋水师时,乔家也为其捐银10万两,据说李鸿章也给其题过对联,为: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

作为乔家的主管人,乔致庸其私人资产肯定也是一个大数目,被时人称作“亮财主”,在当时的世界上肯定算得上富豪。

乔家在乔致庸的时期到底多有钱?在当时的世界上算得上富豪吗?

电视剧《乔家大院》想必大家都看过,这个电视剧讲述了乔治庸的经商史。

乔家大院被称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可见对它的评价是极高的。乔家大院是乔家第四代当家人乔致庸在1862年修建的,乔治庸1818年出生于陕西祁县,是有名的商贾之家,终年89岁。

他的一生创造了数不清的财富,被称为“亮财主”,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晋商。乔致庸年轻时是从文的,但因为他的兄长乔致广病故家族生意衰败,于是他弃文从商。短短几年时间就使家族生意扭亏为盈,在中国各地有票号、当铺、钱庄以及粮店200多家,总共资产已经有了数千万两白银,成为山西有名的大商户。

19世纪末,清王朝走向衰败,国内大量白银外流。

这时候的晚年乔致庸开始购置地皮,修建了规模庞大的乔家大院,至今仍保存完好,成为山西民居的一所代表建筑,2001年乔家大院被命名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清末乔致庸流动资金700~1000万两以上,加上土地房产等不动产资产超过千万两,按照购买力来折算相当于今天的200亿元人民币。清政府每年税收大约为1亿两白金,那么乔家的财产相当于清政府一年收入的30%。乔家还替清朝还了1.4万亿的赔款,那乔致庸在当时的世界上算得上富豪吗?

在乔致庸时期,清政府每年的税收大约为1亿两白银。假如乔家当时的财产价值3000万两,那么相当于清政府一年收入的30%。在同一时期,清朝组建了著名的北洋新军。这支军队人数大约7万,装备了数百门克虏伯大炮,数百挺马克沁机枪和数万杆各式枪械,这些武器每年的维护保养、添置更新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当时,北洋军工资也远超一般清军,一名士兵的工资达4.5两白银,排长的工资达20两,营长的工资更是高过一般的州府官员。

即便如此,北洋军每年的耗费也不过600万两,约为乔家财富的五分之一。在当时,3两银子就可以让一户五口之家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衣食无忧。也就是说乔致庸家族的3000万两白银,足以供养5000人口舒舒服服的生活一个月。

乔氏这么有钱,在国际上是什么水平呢?

在国际上看乔家就不属于顶级富豪水平了。再看乔致庸和同时期外国富豪的比较。

乔致庸时期正是美国工业大发展时期,这期间造就了一大批世界级富豪。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亿万富翁的洛克菲勒。洛克菲勒在1870年创立了标准石油公司,高峰时期曾经垄断了美国90%的石油市场。他的财富在1914年达到巅峰,约为9亿美元,大约相当于当年美国GDP的2.4%,当年美国的财政收入为7.2亿美元,洛克菲勒的财富比美国一年的财政收入还高,比乔致庸家族还夸张!9亿美元在当时大约值14亿两白银,也就是说洛克菲勒的财富是乔致庸的46倍。乔致庸的财富与世界顶级富豪相比还是差不少。

两人的财富差别不在于个人能力,而在于国家环境

乔致庸与国际大富豪的差距不在于经营能力,而在于所处的国家环境让他能以使财富升值。清末正是第二次革命来临之际,虽然清朝已经不再闭关锁国,但仍然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所以,乔致庸只能继续经营传统行业,而对石油、电气产品等高科技领域一窍不通。洛克菲勒就不一样了,他生在当时发展速度最快,正在积极转型的工业大国美国,这就让他得以借助了国家发展的东风,依靠朝阳产业石油业,在短期内完成财富的爆发式增值,从而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亿万级富豪。

可见,除了他经营能力之外,国家环境的优势更为重要!

总结:乔家只是晋商之中的翘楚,而整个晋商体系更是庞大到牵一发而动全国,各晋商血肉相连,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乔家的当铺、粮店、商铺和票号遍布全国,多达200多处,但是随着清朝的没落,这个和清朝连根的商业帝国最终还是陨灭在历史之中。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到农村收购缝纫机?

当初我妈嫁给我爸的时候就是以一台缝纫机作为聘礼,这才娶到了我妈,可以说那个时候的一台缝纫机是非常值钱的。

在以前50年代的时候男人想要娶一个老婆,相对现在来说是比较轻松一点,只需要一辆自行车,一台缝纫机,一台电视,三者中任何一个就可以了。所以在那个年代缝纫机是非常珍贵的,以至于我们家现在还有一台缝纫机一直摆在哪,虽然平常很少用,但有时候也会去补一个衣服。

缝纫机是做什么的:

它是由一根或者几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多层缝料交织或者缝合在一起的一台机器,最下面有一根很长的针,通过这根针带上缝纫线就可以完成缝合任务

现在很多制衣厂都有这种缝纫机,但基本上都是大型的,或者智能化的,并不是以前这种简单的。

缝纫机能缝制的东西非常多,比如:毛绒玩具、衣服裤子,帽子等等,通过不停的走线可以缝制出来非常好看的图案。

世界上首台缝纫机是在1859年发生,1928年我们国家在上海下式生产出第一台缝纫机,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国内各个城市开始流行起来了。

缝纫机组成方式:

缝纫机是由:机头、机座、传动和机针、梭心、螺丝刀、油壶组成,前者为其核心部件,后者为辅助部件,两者相辅相成。

机头是整个缝纫机最主要的部分,也是最重要的,它以刺料、钩线、挑线、送料四个机构为主,通过绕线、压料、落牙等辅助机构来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

而机座就是为了稳定机头,以方便物品在上面进行缝制,

传动就是为了给缝纫机传输动力,由支柱支撑着台板和脚踏板,再通过脚踏板皮带转动给缝纫机带来动力,以此就可以进行衣服的缝补,

而其他的螺丝刀、油壶主要是为了润滑机器的柔顺度。

缝纫机在以前有什么作用

一、在以前的年代成为一种营生的工具

之前很多人的衣服、被子都是通过裁缝制作出来的,而一个裁缝最关健的营生工具就是缝纫机,以一台缝纫机为主,通过制作衣服来营生,

如果做得好,针线走位都相当标准,那这家裁缝店生意肯定好,生意好养家肯定就没有问题了,那个时候流行旗袍,一件下来也能赚不少钱。

二、自己制作衣服

以前我们家的衣服基本都是自己M布回来,然后我妈帮我们做的,那个时候衣服也简单,就前面和后面有区别,其他都是一样的,也没有什么图案,

再有一个就是做被套,以前那被套都是自己做的,并不会像现在一样的都是直接四件套成套的,都是自己去M布回来进行进一次加工,这样就完成了。

小时候大家用的尿布也是这种做的,都是用不要的衣服,剪下来之后再通过缝纫机把两边用钱缝好,这样就成了,一个小孩准备个几件,就可以随时换洗了,不像现在大家都是用尿不湿, 这个东西在以前压根就没有。

三、结婚做为聘礼

那个时候想要娶一个女子,正常来说就是有一台缝纫机,为什么看重这个呢,因为他代表的是男方家重视女方,再一个就是男方家经济条件还不错,

有些人是自行车,有些人是电视,当时我爸娶我妈的时候就是一台缝纫机,听我妈说那个时候我外婆非常高兴,所以两家一合计这个事就成了,

从这也可以看出来一台缝纫机在当时还是非常值钱的。

四、家庭优越感

在以前如果一个家里有一台缝纫机那是非常不错,可以这样说一个村甚至两个村有可能都没有一台缝纫机,这个时候你们家有一台缝纫机那是非常不错的,那人优越感自然就起来了。

而且除了优越感之外,还有很多人也会去你家借用,比如:补补衣服呢,缝缝被套呢等等。那自然有然就会与你亲近了,同时在村里那也是非常有面子的。

那现在去农村回收缝纫机的能赚钱吗?

根据现在情况来看收购一台缝纫机是不怎么赚钱,现在的价格基本就是500-800元左右,还得是那种保存比较好的,如果损坏一般的话价格在100-150元左右,实在是破旧的那也卖不了多少钱,

真正收购缝纫机并不是为了他还能产生多大的价值,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回忆,因为他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有很深的文化意义。

1、古玩收藏家用作收藏用

如果能收购到一台年代比较久的,同时各方面保存还不错的,那有一些古玩收藏家就会M回去,当作一个文物去收藏,这个时候价值就相对比较大,因为他主要是为了收藏,对于一些人来说那可能就是无价。

2、个人为了装饰自己的房子

有一些人家里装修是偏向那种文化气息的,那为了回忆以前的一些美好事物,就会去收购一台这样的购缝纫机,但是这个可遇不可求,因为要的人肯定对这台缝纫机的要求也会相对比较高,正常来说要是看中了,一般也能卖到上万元。

3、制衣厂公司作为一种企业的文化代表

很多制衣厂老板都是经历了以前这种老式的缝纫机,对他们有着深深的感情,只是由于现在时代的进步,慢慢他们被淘汰了,但为了回忆当初自己创业的艰辛、同时又能代表自己的企业,一般都会M一台这样的缝纫机放在公司展厅中,有一些就会放在进门的位置,

因为这是他们对缝纫机的一种情怀,也是他们对以前生活的一种敬意,

4、餐饮店装饰用

像目前比较火的一家餐厅文和友,那里面的装修风格都是比较复古的,进去就能让你感受到70-80年代那种文化的气息的,那这种餐饮公司就会M一台缝纫机来装饰自己的店面。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装修风格。所以这一类型的餐饮公司就会去采M,目前在全国这种文化餐厅也是非常多的。

以上四点就是现在收购缝纫机这真实的业务了,根本是不怎么赚钱的,一是没有人愿意卖了,二是M的人也少了,所以现在并不会有很多人去农村收购缝纫机了。

最后:

缝纫机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如果现在单纯以价值去衡量,那意义并不是很大,相对而言也卖不到一个好价钱,

你知道代表兰州的文化符号是哪些吗?

兰州是一个东西向延伸的狭长型城市,夹于南北两山之间,黄河在市北的九州山脚下穿城而过。经过城建部门的规划建设,沿黄河南岸,已开通了一条东西数十公里的滨河路。因路面宽阔笔直,两旁花坛苗圃,星罗棋布,被誉为绿色长廊,现已成为全国最长的市内滨河马路。游客游览滨河路,可以欣赏黄河风情,参观沿途点缀的平沙落雁、丝绸古道、黄河母亲、西游记等众多精美的雕塑;并参观中山铁桥、白塔山公园、水车园等景点。在旅游旺季,可看到古老的皮筏摆渡,体验“吹牛皮,渡黄河”的古韵;也可乘坐橡皮艇在黄河上漂流。滨河路被誉为兰州的“外滩”,已成为老年人晨练和年青人浪漫的场所。外地游客来兰州旅游,必先到滨河路,从东到西一游。

白塔山公园

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的白塔山上,因山头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山势巍峨起伏,蟠结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势。白塔原为纪念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在兰州病故的一西藏萨迦派喇嘛而建。现存白塔系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54年(1715年),巡抚绰奇补旧增新,扩大寺址,起名“慈恩寺”。白塔七级八面,高约17米,下筑圆基,上着绿顶,各面雕有佛像,檐角系有铁马铃。塔外通涂浆,如白玉砌成。白塔山1958年辟为公园,总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为三台建筑群,依山而筑,飞檐红柱,参差有致,各建筑以亭榭回廊相连,四通八达。山上原有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古称“镇山三宝”,现紫荆树已枯死。白塔山经过多年绿化,树高林密,曲径通幽。公园三台大殿内独特的“黄河奇石馆”藏石丰富,独具风格。山下为中山桥,二者已连为一体,成为兰州旅游的必游之地。

兴隆山公园

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城西南五公里处,距兰州市60公里。古因“常有白云浩渺无际”而取名“栖云山”。早在西周时已成为道人凿洞修行之地,清康熙年间取复兴之意,改名“兴隆山”。本世纪五十年代,全山亭台楼阁以及庙宇就达70多处,景点24处,成为佛、道胜地。兴隆山为距兰州市最近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主峰由东西二峰组成,东峰“兴隆”海拔2400米,西峰“栖云”海拔2500米,二峰间为兴隆峡,有云龙卧桥横空飞架峡谷。现栖云峰有混阁、朝云观、雷祖殿等殿阁;兴隆峰有二仙台、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泪亭等景点。

八路军办事处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我党在蒋统区设立的公开办事机构。1937年5月开始筹建,1943年8月撤销,时间长达6年之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彭嘉伦、伍修权等曾在这里领导过“八办”工作。“八办”于1963年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在互助巷2号的旧址筹建了“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并于1981年1月正式开放。这里共有革命文物150余件,照片170余幅,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五泉山公园

五泉山海拔1600多米,占地26万平方米,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眼五泉水而得名,史有鞭响泉涌传说。蒙、惠东、西二泉,在五泉山两侧,有水从缝中流出,形成瀑布,俗称东、西"龙口"。五泉山中峰高处为古建筑群,庙宇建筑依山就势,廊阁相连,错落有致。

两本文化之书

这两本都是增厚了兰州文化含金量的书,一本是堪称无价之宝的文溯阁《四库全书》,2002年1月,藏书楼奠基仪式已经在兰州隆重举行。2003年4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2005年7月8日,新建成的仿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正式开馆。一本是被誉为中国人心灵读本的《读者》杂志,《读者》杂志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读者》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它们都成为城市靓丽而无价的名片。

四朵特色之花

兰州的四朵特色之花,一朵玫瑰花带给兰州“中国玫瑰之乡”的美誉,一朵桃花成就了全国著名的桃乡,一朵梨花点缀着“中国第一古梨园”,一朵百合花育出了中国唯一的甜百合,古今名人为这四朵花吟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为城市增添了鲜亮的生机和活力。

兰州太平鼓

兰州太平鼓是一种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汉族鼓舞。太平鼓作为兰州地区城乡人民喜爱的汉族民间表演形式之一,含有庆贺新年太平之意。每逢大的庆典活动,太平鼓表演都是整个活动的高潮部分,那铿锵有力的鼓点,显示了黄河之滨人民的英雄气魄,其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西北特色和艺术魄力。甘肃兰州太平鼓舞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自古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称

兰州刻葫芦

兰州刻葫芦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汉族民间技艺,主要用刀或者针在葫芦表面进行阴刻,来体现中国传统绘画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然后涂上松墨,令其线条明晰。随着技艺高超的历代民间艺术家的不断发展创新,兰州刻葫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欣赏收藏的艺术品。刻葫芦和兰州牛肉面、羊皮筏子并称兰州三宝。坊间有:“吉祥葫芦牛肉面,羊皮筏子赛军舰”的说法。

黄河水车

水车历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于明朝,是兰州市古代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兰州水车,又叫“天车”、“翻车”、“灌车”、“老虎车”。兰州的水车制造工艺日前进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这让古老的兰州水车焕发了生机。水车园是兰州市旅游局为再现这一古老的灌溉工具,专门设计仿建的游览参观公园。

一碗面~正宗兰州拉面

牛肉拉面也有悠久的历史,兰州牛肉拉面传说起源于唐代,但已因历史久远已无法考证。真正的兰州清汤牛肉拉面是河南省怀庆府(今河南博爱县)清化小车牛肉老汤面演变而成的,煮牛肉时放凉已经成了肉冻的胶体状物,也就是老汤,是小车牛肉里最入味儿的,鲜美无比,此汤乃是做牛肉面的上品。兰州的牛肉面始于清朝嘉庆年间(1799年),系东乡族马六七从河南省怀庆府清化陈维精处学成带入兰州的,后经后人陈和声、马宝仔等人以“一清(汤)二白(箩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 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面的标准。在其后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以一碗面而享誉天下,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蜚声中外,打入了全国各地,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食客的好评和荣誉,1999年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成为餐饮业的一束奇葩。这其间凝聚着陈马及后来无数专营清汤牛肉面厨师的智慧与心血。今天,清汤牛肉面因为味美可口,经济实惠,不仅在兰州比比皆是,而且在全国各省乃至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了兰州牛肉面馆,兰州不愧为是世界牛肉面之乡。

另外:

一、红楼时代广场

红楼时代广场位于兰州市城关区南关什字东南角,地处城市核心地带。项目用地总面积95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3.8万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为11.6万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约为2.2万平方米。红楼时代广场建筑主体高度246.2米,楼宇总高度266米。

红楼时代广场地下共3层,主要功能为车库及设备用房,地面以上共56层,用于商场、酒店、写字楼等,顶楼设停机坪。建成后的五星级酒店有476套标准客房,8套总统客房。

二、鸿运金茂广场

鸿运金茂广场项目由甘肃天鸿金运置业有限公司与甘肃金运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打造。

鸿运金茂广场 项目位于兰州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流的核心区域——兰州东方红广场东北角。项目占地24.224亩,一期地上总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地下4层总建筑面积约7.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6.7万平方米;超高层甲级办公楼两栋,办公楼A塔楼53层,建筑形象高度279米,办公楼B塔楼32层,建筑形象高度170米;地下空间实现与城市轨道交通的无缝连接。

鸿运金茂广场集商业、办公、居住、酒店式公寓、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城市轨道交通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

三、金凯瑞大厦

金凯瑞大厦1#、2#工程项目位于城关区南滨河东路,西侧紧邻天成金色堤岸项目,是一幢集商业、宾馆、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商务大厦,总高度达204.8米,地下5层、地上39层,总建筑面积达112047平方米。

四、兰石豪布斯卡

兰石豪布斯卡位于七里河区西津西路原兰石厂(兰州西客站北侧),项目南起西津西路,北至火星街,西起石炭子沟,东至任家庄路,规划总用地面积103.49公顷(约1552亩),总建筑面积约为360万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276.98万平米,建设开发用地面积73.57公顷,净容积率为3.76,规划13554辆机动车位,地面停车数1190辆,地下停车数12364辆。

兰石豪布斯卡整体分为三个功能区,包括一个商业商务办公区与两个高端宜居生活区。其中商业商务办公区中有商业商务综合功能核心区、企业总部办公基地、文化创意商业街区、沿西津西路的商务办公区以及引领商业功能的国际家居中心。高端宜居生活区分为东西两处,除了居住社区外还配有学校、医院、公园、社区服务中心、生活性商业街道等生活服务设施。

五、兰州中心

兰州中心位于七里河西津东路原友谊饭店旧址,地处七里河区西站商圈,项目占地面积84666.6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计划投资61亿元。项目由兰州中心(国际5A甲级写字楼)、兰州希尔顿酒店、兰州SOHO(公寓式办公楼)、东方购物中心、兰州金街五大业态构成。

项目建成集办公、购物、酒店、金融、商务、文化、餐饮、旅游、娱乐、休闲等元素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项目临近高铁站,甘肃省博物馆;地下4层约17万平方米,3845个机动车停车位、2500个非机动车位、155部电梯(直梯62部,扶梯93部)。筹划设计文化主题广场——“黄河广场”。“黄河广场”在兰州中心项目与甘肃省博物馆之间,将西津西路东西车道下穿,面积约7万平方米,其中东西长度约500多米,南北宽度约130多米。初步考虑为地下三层、动静结合、上下贯通、立体交通。

六、名城广场

名城广场位于兰州市城关区东北端雁滩黄河大桥以南、南河滨东路以东、天水北路以北、高速公路收费站以西。

名城广场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米,规划四大业态,280米写字楼、16万平米国际购物主题公园、LOFT以及国际精品酒店。其中1#楼60层,总高280米,5-9层为精品酒店,10-60层为写字楼,写字楼层高4米,入户大堂12.3米,楼顶设有280米的停机坪; 2#、3#楼loft公寓共38层,层高5.1米;4#楼写字楼47层,层高4米。名城广场设有16部电梯,2429个车位; 负一层是大型仓储式超市,负二、负三层是地下停车场。 4栋楼1-4层均为商业。

七、天宝时代广场

天宝时代广场综合楼项目建筑面积90752.9㎡,地下两层,地上四十五层,主体高度191.9米,建筑高度206.9米,属超高层建筑项目。该工程于2013年5月开工建设,2013年11月达到±0.000平,2013年年底达到主体3层平,2014年年底达到32层平,2015年8月完成主体封顶。

八、城关万达广场

城关万达广场位于天水北路东侧(滩尖子原兰州市体校),西邻雁滩公园,距黄河风情线1千米。是万达集团在兰州开发的第一个城市综合体,也是万达集团目前在甘肃最大的投资项目。

城关万达广场总建筑面积约为42.61万平方米,其中持有物业建筑面积约为22.94万平方米,包含18层五星级酒店和约18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业中心。商业中心主力店包括时尚百货、超级卖场、国际院线、动感电玩城、KTV等业态,是城市一站式消费中心。销售物业建筑面积约为20.96万平方米。主要分为甲级写字楼、豪宅、室外商业街三种产品。甲级写字楼建筑面积约7.11万平方米,高度为180米,共42层;豪宅建筑面积约12.81万平方米,高度为157米,共46层。室外商业街建筑面积约1.04万平方米。

九、盛达金融商务大厦

盛达金融商务大厦是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盛达集团投资建设的5A级高端商务写字楼。位于兰州市天水中路与农民巷交汇处,旁边就是兰州地铁一号线的盘旋路站,是城中、东岗、雁滩三大板块的交汇点、兰州主要商圈交汇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是商住、办公的理想之地。该项目占地面积3968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457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9681平方米,为35层商务写字楼:1-6层为裙楼商业,建筑面积8759平方米,办公建筑面积30922平方米。地上、地下停车位200个,容积率9.9,建筑密度38.3%。

十、盛达金城广场

兰州盛达金城广场位于兰州市城关区天水中路3号(原金城宾馆),项目总用地面积16449.92平方米,规划建设以豪华“五星级”宾馆、5A级写字楼、酒店式公寓以及精品商业、配套用房等为主要功能的高端城市综合体项目。项目拟规划总建筑面积225721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73595.15平方米,其中172.2米高5A级写字楼建筑面积45630平方米,205.6米高“五星级”宾馆建筑面积 22815平方米,公寓式酒店建筑面积41067平方米,配套商业面积18636.19平方米。地下三层,建筑面积52125.85平方米,容积率10.55,建筑密度49.97%,绿地率22%。

兰州的风俗?

兰州风俗有:送灶王爷、吃烙饼;大扫除;炸油馃子;蒸馍馍;做糟肉;贴对联、守岁;走亲戚、拜年、逛庙会;太平鼓舞;铁芯子表演;酿甜醅子等等。

1、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吃烙饼

腊月二十三这天兰州人都会烙饼吃。起源是在古时候的人们觉得这一天灶王爷会上天回禀人间发生的事情,所以人们在这一天为他进献美食,希望他上天以后多说好话。不过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封建习俗,只是大家已经习惯了在这一天吃烙饼,再配上一些小菜。

2、腊月二十四、二十五——大扫除

这两天都可以称为大扫除日,各家各户都是全家人总动员,将家里的门,窗,天花板等各个地方都打扫一遍,希望用一个全新的面貌,来迎接新年。

3、腊月二十六、二十七——炸油馃子

兰州妇女们都是勤劳的,每到这两天,她们就会制作出非常多的油馃子。不仅颜色丰富,而且还有很多精巧的图案,油馃子不仅香脆酥口,而且让人看了就心生喜欢。

4、腊月二十八——蒸馍馍

到了这一天,各家各户都会准备好做红枣馅或者是蜜枣馅的馍馍,再或者是准备好红豆馅的馒头。按照老人们的说法,从这一天开始,就要为过年的主食做好准备。

5、腊月二十九——做糟肉

相传兰州人过年吃糟肉起于明朝。明肃王携家眷从江苏来到兰州,江苏人过年喜食酒酿蒸肉,而兰州周围不产稻米,自然没有了酒酿。于是为了吃到家乡味,更主要是为了在春节表达自己对南方家乡的思念,就地取材制作兰州酒酿蒸肉。经过后代的改良发展,兰州糟肉形成了与江南、陕西味道有别但却做法神似的独树一帜的兰州风格。

6、大年三十——贴对联,守岁

大年三十早上贴对联,到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享受一顿美味的年夜饭。吃完饭以后就开始守岁,直到过了凌晨12点,才算是进入到新年,才能去休息。

7、大年初一——走亲戚、拜年、逛庙会

早上吃饺子后开始给长辈亲戚们拜年,拜年时间长达半个月,从初一到十五。兰州人在大年初一,有逛城隍庙的习俗,这天城隍庙人山人海的,人们在这里上香、听秦腔、泡茶馆、淘古玩等等。

8、春节——太平鼓舞表演

兰州的“太平鼓舞”,由男子集体表演,气势磅礴,鼓声如雷。如此庞然大鼓,表演者挥舞自如,还要表演“鹞子翻身”等名目,特别是“弯弓射雁”的舞姿,演员一手托鼓腾空而起,另一手同时在空中击鼓,给人以振奋和鼓舞。

9、春节——铁芯子表演

铁芯子,又名高台戏,在农村社火中有独特的技艺。它以铁制构件为骨架,按照传统戏剧故事情节,设计造型,安排人物,通过道具的巧妙结合,体现剧情中角色的风采。

10、端午节——酿甜醅子

在过去的兰州,由于不生产糯米粽叶,也没有机会从外地运进来这些材料,所以端午的时候不会自己包粽子,而是制作当地的特产甜醅子。甜醅子是用小麦做成的,一般在端午节前几天,家家户户就会开始酿制甜醅子。甜醅子吃起来醇香甘甜,酿好以后的甜醅子还会赠予亲朋好友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