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古玩批发市场在哪,最受欢迎的是哪个地方?
山东在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省会济南。山东历史悠久,有着悠久丰厚的文化底蕴,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丽,文物古迹众多。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推荐景点:泰山——五岳之首,登顶后体验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中国游览历史最悠久的名山,因气势磅礴为五岳之首,又有“天下名山第一”的美誉。山体雄伟壮观,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山上有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泰山也是佛、道两教的胜地,两教的庙宇、名胜遍布全山,成为了泰山的亮点之一。
岱庙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主体建筑天贶殿与故宫太和殿、孔庙大成殿合称我国三大殿。泰山北部有名刹灵岩寺,寺内有建于唐朝的辟支塔,千佛殿以及墓塔林,是价值很高的石文化遗产。
推荐景点:八大关——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最能体现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特点的街区八大关是指以长城八个关口命名的八条马路(现已增为十条),因关内集中了俄、英、法、德、麦等20多个国家建筑风格的别墅,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关内花石楼和公主楼最为有名,建筑风格独特,需要收取门票,是来此必打卡地。
除观赏建筑外,还可欣赏八大关四季美景,韶关路全植碧桃,春季开花;正阳关路遍种紫薇,夏天盛开;居庸关路是五角枫,秋季霜染枫红;紫荆关路两侧是成排的雪松,四季常青。
推荐景点:栈桥——栈道由海边向海面延伸,赏海景的好地方青岛最早的军事专用人工码头,是青岛标志性建筑和著名风景游览点。南端防波堤内部的八角楼被称为“回澜阁”。伫足于此,可以欣赏到青岛十景之一的“飞阁回澜”。
北侧沿岸被称为“栈桥公园”,园内花草郁郁葱葱,设有石椅供游客休憩,可以欣赏海天风景。
推荐景点:大明湖景区——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也是琼瑶剧中乾隆邂逅夏雨荷的地方集水域风光、园林景观、古建筑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第一泉水湖”。素有“一阁、三园、三楼、四祠、六岛、七桥、十亭”之说,有著名的明湖16景可以欣赏。·游览大明湖除了步行之外,游船也是不错的选择,泛舟大明湖上,既轻松又不误观光。
每年不定期有迎春花、兰花及盆景展;重点推荐荷花展,花期约为7月15日-8月31日。
推荐景点:浙江路天主教堂——哥特式建筑风格,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1930年建成,原名“圣弥厄尔教堂”,是青岛市区最大的罗马式建筑,也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德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设计而成。整体为砖石双塔建筑,内有四口大钟。
教堂内宽敞明亮,大厅高18米,两旁走廊立着两个供神甫接待信徒忏悔告解用的告解亭。 教堂中有一架从德国进口价值不菲的管风琴,只有在主日弥撒时才会奏响。
山东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山东人也以豪爽、热情、大方的性格特征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山东民俗表现出多样性、地域性。山东腹地济南、青州、泰安、兖州一带是传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推荐的五个景点,当属山东最受欢迎的一部分景点了,希望题主喜欢。
370821开头的身份证是山东哪里的?
济宁
济宁,山东省辖地级市,山东省政府批复确认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历史文化名城、滨水生态旅游城市。济宁位于山东西南部,东邻临沂,西与菏泽接壤,南靠枣庄和徐州,北与泰安交界。
济宁历史文化悠久,是东夷文化、华夏文明、儒家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儒家创始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回、史家左丘明皆出生于此。元明清时期,济宁成为京杭大运河沿岸重要的工商业城市。
济宁市下辖2个市辖区(任城区、兖州区),7个县(微山县、鱼台县、金乡县、嘉祥县、汶上县、泗水县、梁山县),代管2个县级市(曲阜市、邹城市)。并设有太白湖新区、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商贸物流园区等功能区。
济宁市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多偏南风,受热带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多偏北风,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多晴寒天气;春秋两季为大气环流调整时期,春季易旱多风,回暖较快;秋季凉爽,但时有阴雨。具有充裕的光能资源,是济宁气候的突出特点。
济宁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曲阜孔庙、孔府及孔林和境内的京杭大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拥有孟庙、孟府、曲阜鲁国故城、崇觉寺铁塔等4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水泊梁山、微山湖、宝相寺、峄山等风景名胜区。
济南附近的城市有哪些?
泰安 :
泰安,是山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泰山的所在地。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处东经116°02′至117°59′、北纬35°38′至36°28′之间,东西长约176.6公里,南北宽约93.5千米。城市位于泰山脚下,依山而建,山城一体。
泰安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旅游城市。北距省会济南市66.8千米,南至三孔圣地曲阜市74.6千米,是山东省"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热线的中点。北依山东省会济南,南临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故里曲阜,东连商城临沂,西濒黄河。辖泰山、岱岳两个市辖区,宁阳、东平两个县,代管新泰、肥城2个县级市。
泰安寓意"国泰民安",是一座著名的文化旅游城市,境内的泰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海拔1532.7米,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美誉,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泰安市于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对外开放旅游城市。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年平均降水量697毫米。
曲阜
曲阜,古为鲁国国都,后曾更名为鲁县,如今是山东省的一个县级市。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北距省会济南135公里。东连泗水,西抵兖州,南临邹城,北望泰山。南北最大纵距35.8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5公里,总面积895.93平方公里。总人口63.92万人(2012年)。
"曲阜"之名最早见于《礼记》,东汉应劭解释道:"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曲阜有著名的"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
1982年,曲阜被评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199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旅游胜地40佳;1994年,孔庙、孔府、孔林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1997年,国家旅游局又把曲阜确定为中国35个王牌旅游城市之一;1998年12月,被命名为第一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4年,被评为中国文物工作先进市;2007年,孔庙、孔府、孔林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河南新郑为什么会有黄帝故里?
感谢邀请,河南新郑有黄帝故里主要是根据史料记载。黄帝生活的年代距今大约有五千年了,在主要的四大争议地区都没有发现遗存可以证明黄帝的出生地,而现在一般可以确定的是黄帝曾经在新郑生活过。
据汉朝司马迁的《史记》记载,“黄帝居于轩辕之丘”,据战国的《竹书纪年》记载黄帝是“居有熊”,再参考其它资料,后世一般认为,黄帝是有熊国少典之子,出生在有熊国,居于轩辕之丘,而有熊国都和轩辕之丘至于在不在一块,不得而知,这也是目前最确切的说法,而现在的争议也在围绕着哪里是轩辕展开。
新郑的轩辕之称最早出现在汉代,汉王朝曾在新郑修建黄帝轩辕庙,供后世敬仰。在清代的《竹书纪年集证》中,并且在《一统志》中明确指出轩辕就是开封府新郑,而轩辕之丘就是现在的始祖山。从传说上可以看出黄帝居住的地方有山,有大河阻挡,有平原可以耕种,而新郑也恰恰符合一点。
历史已经成为过去,现在四大争议地点分别是河南新郑、陕西西安、甘肃天水、山东曲阜。从史料记载来看,甘肃天水和山东曲阜最不大可能,最有争议的还是陕西境内和河南新郑,不过河南陕西自古便是一家,也是黄帝在那个年代也是生活游历在这一带吧,你们认为呢?
活跃在豫中地区,与你分享更多的本地资讯,我是海域蓝豚,喜欢请点右上角加关注,谢谢!
济南出过哪些历史名人?
1、邹衍
邹衍(约公元前324年~公元前250年),战国末期齐国人(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相公庄街道郝庄村) 。阴阳家代表人物、五行创始人。
2、终军
终军(约前133~前112), 字子云,西汉济南人。西汉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少好学。18岁被选为博士弟子,受到汉武帝赏识,封"谒者给事中",后擢升谏大夫 。他曾先后成功出使匈奴、南越。战前"请缨"的典故就是出自他出使南越的故事。元鼎五年,年仅二十余岁的终军被南越相吕嘉杀害,时人称为"终童"。据《济南府志》载,终军死后归葬济南。
3、秦琼
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隋末唐初名将。
勇武过人,远近闻名。初仕隋朝,跟随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后来,投奔瓦岗起义军领袖李密。瓦岗败亡后,投靠郑国王世充。因王世充为人奸诈,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渊、李世民父子。后跟随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浑身伤病,拜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
贞观十二年(638年),病逝,追赠为徐州都督、胡国公,谥号为壮,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4、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唐初齐州人,房彦谦之子。
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
武德九年,他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贞观十一年封梁国公;贞观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贞观二十二年七月廿四癸卯日,房玄龄病逝,谥文昭。
永徽三年,玄龄次子遗爱与其妻高阳公主被指谋反,遗爱被处死,公主赐自尽,诸子被发配流放到岭表。玄龄嗣子遗直也被连累,被贬为铜陵尉。房玄龄配享太庙的待遇也因而被停止。
因房玄龄善谋,而杜如晦处事果断,因此人称“房谋杜断”。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新唐书》本传对房的评价是“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媢忌,闻人善,若己有之。明达吏治,而缘饰以文雅,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或以事被让,必稽颡请罪,畏惕,视若无所容”。
5、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6、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7、于慎行
于慎行(1545~1607),明代文学家、诗人。字可远,又字无垢。东阿县东阿镇(今山东平阴县东阿镇)人 。明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万历元年(1573年)《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后升礼部右侍郎、左侍郎,转改吏部,掌詹事府,又升礼部尚书。万历三十三(1605年)年诏为詹事未上任,后朝中推出7位阁臣,首为于慎行,诏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归家,后卧病不起,起草遗疏,请皇帝"亲大臣,禄遗逸,补言官"。数日病死,年62岁,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于慎行著有《谷山笔麈》(18卷)、《谷城山馆文集》(42卷)、《谷城山馆诗集》(20卷)、《读史漫录》(10卷);编纂《兖州府志》。
8、邢世忠
邢世忠(1938年9月-2019年3月11日),山东省济南市人,上将军衔。1953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军长、兰州军区参谋长、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国防大学校长等职务,1998年3月晋升为上将军衔。
9、李元正
李元正,山东济南人,解放军中将军衔。1940年2月生,197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11月参加工作。历任试验训练基地副司令员、试验训练基地司令员、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参谋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总装备部副部长等职务,1994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10、赵兴元
赵兴元,山东济南人,解放军中将军衔。1925年1月出生,1939年7月参加八路军,1940年6月入党。历任解放军师长、副军长,黑龙江省军区政委,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政委等职,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将军衔。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