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宁古玩市场,锦州有什么好玩的旅游地方?

作为一个锦州人,一个喜欢行走的人,我向大家推荐锦州城市及周边好玩的地方,这些地方都是我用脚步丈量过的,都留下过汗水和美好记忆的地方。

四川广宁古玩市场

锦州城内。

(一)辽沈战役纪念馆。来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是必来的地方,一座英雄的城市就有战士的英魂,战士的精神,宏达的战争场面让你身临其境。四季均可。

(二)南山公园。南山公园是集爬山休闲于一体的公园,到山顶可以俯瞰锦州全貌。是锻炼的好地方。四季均可,夏季最美。

(三)东湖公园和水上公园。东湖公园和水上公园是锦州最大的休闲公园,小朋友的游乐场所,四季风景都很美,是人们长年锻炼的大卡地。尤其是冬天冰面上到处是滑冰的人。这里是看日出日落的最佳场地。四季均可。东湖的荷塘夏季最美。

(四)古塔公园,北湖,西湖。顾名思义,古塔公园内的千年辽塔是最高的建筑。周围有广济寺古建筑群。北面的木化石林最可观赏,这些木化石形成于1.5亿年前,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木化石林景观。每年春节期间都有庙会。北湖西湖在重建正建当中,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开放。四季均可。

锦州城外。

(一)观音洞风景区。观音洞景区位于锦州城北八公里之外。现规划为九区十六个景点。主要有蟠龙山,鸡冠山,平顶山,红石山,二郎洞,观音洞山和观音胜境等。来这里爬山的人络绎不绝,这里有天然的氧吧,尤其是夏季来这里避暑的和夜爬的人非常多。四季均可,夏季最美。

(二)笔架山。笔架山坐落在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以笔架山岛和“天桥”为主要景点。从市内自驾走渤海大道40分钟到达。夏季最好。

(三)锦州城边还有翠岩山,紫荆山,岩井寺,龟山,龙王山庄,辽金古城。

锦州周边

(一)北镇有医巫闾山,大朝阳森林公园,灵山,大芦花,青岩寺,双峰寺等等,好玩的山很多,四季都可,秋季最美。

(二)义县有大佛寺,老爷岭,万佛堂,湿地森林公园,宝林楼,鸡冠山,花溪谷,大石湖,化石馆等等。夏季最美。

(三)凌海九华山,还有四季网红大卡地。春季开放区的油菜花,夏季大茂村的牡丹园基地,秋天大胜村的银杏林,冬天锦凌水库的寒冰夕照等等。

清朝皇帝的名字后来怎么不避讳了?

清朝的皇帝都是需要避名讳的,而光绪和道光都是皇帝的年号,他们的名字分别是爱新觉罗·载湉,爱新觉罗·旻宁。庙号是清德宗和清宣宗,而庙号和年号这些是不需要避讳的,只有名字是需要避讳的。

避名讳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第一个阶段就是天顺、天命、天聪,也就是太祖、太宗、世祖这三朝名字没有避讳。

努尔哈赤朝在考进士时,“努尔哈赤”可分着写不避讳;“皇太极”这三个字考试的时候,写也不用避讳;顺治的名字叫“福临”,写的时候也不避讳,不过有所变化,在官书中出现以上人名,需要盖黄签,但不用改字。

这个原因,就是清朝初期主要是满洲文化,汉化不是很深。所以不是特别严格强调皇帝名字的避讳,这是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就是康、雍、乾三朝,康熙、雍正三朝大量接触了汉族的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就实行皇帝的名讳,就是牵扯到皇帝名字的时候,要避讳,读音、写字都要避讳。

譬如说康熙,康熙的名字叫“玄烨”,就是这个“玄”字在康熙年间,凡是写“玄”字皆需要避讳,假如考进士科的人不避讳就影响其考试前程,玄烨二字皆不可直书。

雍正也一样,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体现。

大家知道雍正的名字叫“胤正”,就是个“胤”,赵匡胤这个“胤”,雍正朝“胤”字不可以这么写,康熙朝可以,雍正朝不可以,那怎么写呢?把最后那一笔讳了,最后这一笔不写,他“胤”“正”两个字,还有“正”字呢?“胤?”正式写的时候,“胤”最后这笔讳缺,“正”最后这点讳缺,不能写,这是针对普通士庶百姓而言的。

对于官员,要求还要更深一层,比较出名的“科场案”,就是因为触及皇帝名讳,而被雍正皇帝下令革职查办。当时某省学政出了个题目叫做“维民所止”,结果被人诬告为谋反,致使主考官失官坐死。这个“维”被人称作雍正的“雍”字去头,这一下招致雍正帝震怒,认为僚属藐视皇权,因此严令申斥。可见,当时皇帝对名讳多么重视。

针对皇亲则有另一套举措,比如皇兄弟。他那几个兄弟都不叫“胤”呢?雍正时候做一个特别规定,这个“胤”字只许雍正用,他几个兄弟凡是这个“胤”字都改成“允”字使用,这样就达到避讳的目的,这是雍正朝。

乾隆朝,乾隆的名字叫“弘历”,就是这个“弘”,乾隆朝“弘”字是不可以这样写的。以前有个书院叫“弘达学院”,发达的“达”,它就没这个点,当时看到并不明白,这个字怎么没这个点,那时侯很小,后来大了就明白了,它把这个讳给避了,避讳,“历”字也换一个写法,这是康、雍、乾这三朝皇帝的避讳,就是缺末笔。

第三个阶段就是嘉道,嘉庆的名字叫“永琰”,道光的名字叫“绵宁”,在这个时候,乾隆做了一个规定,他按汉族的排辈,大家知道孔子的后裔不是排辈吗!孟子的后代不也排辈吗,乾隆说爱新觉罗的后代要排辈,他就给排了,从乾隆以后“永、绵、奕、载”,“溥、毓、恒、启”是后加的,凡是乾隆儿子辈都得带“永”字,孙子辈都得带“绵”字,一代一代往下推,底下问题就来了,那乾隆的儿子是“永”字辈,乾隆的继位人就是嘉庆,他的名字叫“永琰”,乾隆就考虑一个问题,这个“永”字是经常写的,经常用,那天下所有的“永”字避讳起来这事情就比较复杂,乾隆想了个办法把这个“永”字改了,改成“?琰”,这个字不常用,避讳起来就简单一点。

但是在写的时候,还要避讳末一笔,“琰”字也要换一个写法,就是比完全天下所有人都避讳的“永”字就相对来说简化了一点,这是嘉庆。道光,道光大家知道道光他是属于“绵”字辈,“永、绵、奕、载”,“绵”字辈,皇帝又说了“绵”是老百姓衣服里头必须用的字,经常用的字,那天下所有“绵”字都避讳的话,就比较复杂,说改一下,皇帝把这个字变通一下,变成一个不常用的字,音相近,而后改写。

第四个时期,就是咸、同、光、宣,咸丰大家知道叫“奕?”,“永、绵、奕、载”,“奕?”,这个时候又简化了,皇帝的名字是两个字,奕?,第一个字不避讳了,就避讳第二个字,就避讳这个“?”字,“?”字怎么避讳呢?就缺末笔,最后这一笔不写了,讳缺,叫避讳,把它缺这一笔,就写成奕某就可以了,这是比原来又简化了一点。

皇帝的名讳在当时来说造成很多的不便,当时有人因为疏忽了,忘了避讳,有的遭到申斥,有的遭到革职,考试的落第,甚至有论斩之罪。但是从学术研究角度也有好处,你譬如说康熙皇帝叫“玄烨”,这个“玄”字,康熙前天命、天聪、顺治都不避讳,第一次出现避讳是康熙朝,所以先出现避讳“玄”字。

某学术著作中出现了“玄”字多处,被认为是清朝时期,那么判定这本书不会迟于康熙年间出版,上限是康熙年间,下限不会低于光绪、宣统,因为这些帝王讳名在清朝整个后继之君之中均需要避讳。

另外对历史的了解很有用。譬如说皇宫的后门,明朝叫做“玄武门”,“玄”字和康熙玄烨的“玄”犯了避讳,所以改“玄武门”为“神武门”,是康熙年间的事情。道光皇帝名字叫绵宁,这个“宁”字犯了道光皇帝名讳了,所以道光朝改“广宁门”为“广安门”,那就可以断定“广宁门”改“广安门”,时间应当在道光朝。

所以了解皇帝的名讳,对研究历史、对研究版本、研究文物都是有用的,最主要的就是在影视剧当中这些皇帝的庙号、谥号、年号、名字不能混用。

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土匪是谁?

当然首推土匪出身杀上中华民国政坛,而官至国家元首的“大帅”张作霖。

张作霖,字雨亭,乳名老疙瘩,清末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今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东风镇)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人。

张作霖,堪称中国近现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其本是绿林土匪出身,后接受清地方政府招安,成为清末称霸奉天省地方军阀,中华民国北洋奉系军阀首领“东北王”,继而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最后登上中华民国北洋政府的国家元首宝座,可谓创造了古今中外的历史奇迹,创下本人土匪——军阀——大帅——国家元首的人生历程。

张作霖祖墓,住于今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东风镇叶家村,张学良手书“張氏墓園”墓碑,园门左右两侧树有“前人卧一方瑞地,后世出千古功臣”的花岗岩石柱。

一、发迹史

张作霖,早年丧父。幼年家贫,仅读过三个月私塾,近乎文盲;挑担货郎、卖包子、兽医为业,甲午战争时曾投身清军为伍,任哨长(排长),战后混迹社会,1896年,经冯麟阁(后改名冯德麟)介绍在广宁府广宁县(今辽宁省北镇)加入绿林董大虎匪部,是为绿林土匪,可以说是“文盲+流氓+兵痞”。

张作霖,后来受清廷地方政府招安任绿营马队帮带(副营长),不久升管带(营长),官府因其曾经为匪经历,熟悉匪情,命其转身剿匪,不负众望,捕杀清廷列为“第一号匪首”的辽西巨匪杜立三,又剿灭“蒙东悍匪”陶克胡陶,名声大噪,清政府任为巡防营前路统领(旅长),初具一定实力,率部奉命驻防郑家屯(今吉林省双辽)。

1911年,时值“辛亥革命”爆发时,奉东三省总督令,张作霖带队驰入奉天(今辽宁省沈阳市),卫护东三省总督驻地省城奉天,残酷镇压民主革命运动;成为奉天省地方实力派,待其羽翼丰满后,挤走东三省总督,势力范围扩张至吉林、黑龙江省,任奉天督军、东北巡阅使,奇迹般的一路杀上成为执掌大清东北军政大权的地方军阀。

清政府灭亡后,转身任中华民国陆军第27师中将师长,设计吞并原匪友冯麟阁任师长的陆第26师后,成为中国北洋军阀奉系首领,号“东北王”,得封爵位子爵,盛武将军高位,任“东三省巡阅使兼蒙疆经略使”;经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入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势力更扩大到东北、内蒙古以外,热河、察哈尔、绥远、河北平津、河南、山东、江苏、安徽、上海等大半个中国,被推举为15省联军总司令,任中华民国安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实际上的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最后一任的国家元首高位。

张作霖,权势空前高涨,达到人生巅峰,时人皆称、且喜自称“张大帅”,然被政敌们呼为“胡子军”、“匪帅”。“胡子”土匪出身而大元帅,并进而跻身国家元首,可谓中外历史上“前无古人”,恐怕也是“后无来者”,可以说是创造了“空前绝后”的历史奇迹也!

1928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军击败东南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素有“儒将”之誉的直系总司令吴佩孚等北洋军阀,_路势如破竹,进军华北,剑指北京,张作霖自知不敌,决定退回东北老巢,乘火车由北京返奉,因执政时未满足日本人窃取东北诸多利益,所乘专车途经京奉铁路与日本人控制的南满铁路交汇处的皇姑屯桥下时,为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炸死,暂厝奉天“大帅府”。

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大帅府

二、魂归驿马坊

日本侵略军侵占沈阳后,占领张作霖父子官邸“大帅府”,将张作霖棺柩移存于沈阳东关的一个寄骨寺——珠林寺内。

张作霖早年为匪时的结拜兄弟,在张作霖遭其他股匪击溃逃至台安八角台时,不仅将地盘、军兵交给张作霖,而且拱手将头把交椅相让与张作霖,时任伪满洲国总理的张景惠,念及袍泽兄弟情谊,极欲将张作霖早日入土为安,亲自出面谋划,欲安排将张作霖棺柩下葬抚顺“元帅林”,但日本人不予准许;又议将其归葬海城驾掌寺的祖墓也不可以;出于无奈,后经张景惠多方协商斡旋,日本人始允下葬于锦州省锦县石山镇驿马坊村(今辽宁省大凌河市石山镇驿马坊村)的张作霖母亲“王太夫人墓园”,且张作霖正妻赵氏夫人墓亦在园内,遂于张作霖死后6年的1937年,得以与赵氏夫人合葬于此。

直至张作霖下葬47年后的1984年,张作霖母亲的“王太夫人墓园”,始更名为“张作霖墓园”,现为辽宁省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遂使生前一路拼杀、叱咤风云、驰骋天下的一代枭雄张作霖,竞然死无葬身之地,悽悽然借其母亲及妻墓园下葬,进而将其母亲的“王太夫人墓园”,演变成为简陋悽凉、两丘荒冢的“张作霖墓园”,与其生前的显赫身份多么的不相匹配?

这大概应当是生前纵横厮杀大半个中国,且高官显赫贵为“陆海军大元帅”、掌控北洋政府大权、身居国家元首高位的张作霖,生前无论如何也未曾想到的吧!

免责声明: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广东过年全家去哪玩?

1、丹霞山

丹霞山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韶关仁化丹霞山景区,为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是广东省面积最大、景色最美的、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的风景区和自然遗产地。

韶关仁化丹霞山主要分为丹霞景区、韶石景区、巴寨景区、仙人迹景区与锦江画廊游览区,是集科普、攀岩、考察、探险、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风景区。

2、罗浮山

罗浮山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秦汉以来号称仙山,史学家司马迁把罗浮山比作“粤岳”,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同时又是中国道教名山,道教称它为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北宋苏东坡曾在这里作下“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而使罗浮山闻名于世。罗浮山方圆260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山峰432座、飞瀑名泉980处、洞天奇景18处、石室幽岩72个,山势雄伟壮丽,自然风光旖旎。罗浮山风景区是国家5A级景区,是中国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避暑胜地。

3、江门开平碉楼

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作为我国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开平碉楼久负盛名。外观上看,开平碉楼为多层建筑,远远高于一般的民居,这也便于居高临下地防御。

富有特色的造型变化主要在于塔楼顶部,包括中国式屋项、中西混合式屋顶、古罗马式山花顶、穹顶、美国城堡式屋顶等多达100种的风格。那里曾经也是多部年代剧和电影的取景点,其中包括《让子弹飞》、《一代宗师》,拍摄区留下的痕迹也给众人留下更多的回味。

4、南澳岛

位于汕头的南澳岛是一个山海合一的岛屿,除了有美好的海滩之外,还有山,有风车群美景,有海滨古镇的风情,有古老的传说和古建筑。环绕着南澳岛的是无处不在的美景。

5、雁南飞茶田度假村

位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为粤东首家4A旅游景区,于1995年1月投资开发的,1997年10月8日对外营业。是一个融茶叶生产、生态公益林改造、园林绿化、旅游观光、度假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旅游度假村。景区以茶文化为主题,处处是群山环抱。其中的客家土楼最让人过目难忘。

6、世界之窗

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深圳湾社区深南大道,将世界奇观、历史遗迹、古今名胜、自然风光、民居、雕塑、绘画以及民俗风情、民间歌舞表演汇集一园,再现了一个美妙的世界。也就是说你可以足不出国门,就基本可以看到游览世界各国著名的地标了,还能近距离体验到民族文化风情

7、南沙湿地公园

南沙湿地公园位于广州市最南端,地处珠江出海口西岸的南沙区万顷沙镇十八涌与十九涌之间,总面积约10000亩,是广州市最大的湿地公园,是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息地之一,也是夏季观赏荷花荷叶的好去处。夏日来临,大家可以与三五亲朋一起漫步绿荫道,欣赏园内的海景长廊;或者租上一辆自行车,悠闲骑行,在天然氧吧中整理身心;或是乘船荡入水边的红树林,也别有一番乐趣。

8、广州塔

广州塔是广东旅游必去十大景点中最出名的一个景点,被人们称为“小蛮腰”,总高度600米,是中国第一高塔。这里有世界最高最长的空中漫步云梯、世界最高的旋转餐厅、世界最高摩天轮、世界最高的垂直速降游乐项目还有世界最高的户外观景平台。

9、阿婆六村

阿婆六村是广州最高的山村,是摄影爱好者广东旅游必去十大景点之一,这里是距离城市最近最佳的拍摄星空的地方,适合星野及天文风光的摄影,偶尔甚至还能看到流星。适合自驾游或帐篷露营。

历史上没有朝代在沈阳建过都?

说到故宫,很多朋友最先想起来的是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也就是明清二十四帝居住和办公的紫禁城。然后就是朱元璋手里建造的,基本已经毁弃得差不多了的南京故宫。

在东北的沈阳,还有一座知名度比不上前二者的故宫。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为清朝初期的皇宫。沈阳故宫始建于清太祖天命十年(1625年),建成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 总占地面积63272平方米,建筑面积18968平方米。 它不仅是中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关外唯一的一座皇家建筑群。

清朝迁都北京后,故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 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共经历努尔哈赤、皇太极、乾隆三个建造时期,历时158年。 建筑100余座、500余间。 入关以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诸帝,相继十次“东巡”时作为驻跸所在。

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东路、中路和西路。东路包括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是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后妃居住的场所。西路则是清朝皇帝“东巡”盛京时,读书看戏和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传统,集汉、满、蒙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1961年,国务院将沈阳故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7年,沈阳故宫博物院成功晋级“国家一级博物馆”。

沈阳故宫是哪个朝代的

沈阳的既然也叫故宫,那肯定也是皇帝住过的地方。沈阳故宫究竟是谁建的?历史上究竟有哪些政权定都沈阳?

早在三万年前,沈阳地区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人类活动。春秋战国时期,沈阳更是燕国的重镇方城(侯城前身),隶燕辽东郡襄平县,这也是沈阳建城史初期,距今已有2600余年。

但是沈阳真正命名为“沈阳”,这个就是元代的事了。唐宋时期,沈阳一直叫做“沈洲”。元朝元贞三年(1296年),元代重建土城。由于沈阳地处沈水(浑河)之北,以汉族传统方位论,即“山北为阴,水北为阳”,故改沈州为沈阳。从此,“沈阳”这一名称正式出现在史料上,距今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

到此为止,沈阳这个名字算是定下来了。但是,一直没有政权在沈阳定都。但是历史的长河不断向前推进。沈阳作为都城的历史时期时期就要到来了。

明朝末期,人心惶惶,民不聊生。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1625年迁都沈阳。同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沈阳城内着手修建皇宫(今沈阳故宫)。沈阳也更名为“盛京”。至此,沈阳成为了后金政权的都城。

但是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世祖福临迁都北京后,沈阳变为陪都。

沈阳故宫始建于努尔哈赤时期的天命十年(1625年)。天命十年(1625年),努尔哈赤出于战略考虑,定沈阳为都城,改名盛京。并在沈阳旧城的中心,修建了议政之所——大政殿和十王亭,是为营建沈阳故宫之开端。

沈阳故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又称盛京皇宫,为清朝初期的皇宫。沈阳故宫始建于清太祖天命十年(1625年),建成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总占地面积63272平方米,建筑面积18968平方米。它不仅是中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关外唯一的一座皇家建筑群。

清朝迁都北京后,故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共经历努尔哈赤、皇太极、乾隆三个建造时期,历时158年。建筑100余座、500余间。入关以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诸帝,相继十次“东巡”时作为驻跸所在。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东路、中路和西路。东路包括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是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后妃居住的场所。西路则是清朝皇帝“东巡”盛京时,读书看戏和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

沈阳故宫和北京故宫的区别

沈阳故宫的大政殿和十王亭组合来源于满族传统,建筑形式来源于汉族民间传统,而北京故宫主要建筑形式,以及组合皆来源于中原传统宫殿建筑,正殿没有八角攒尖亭式建筑。

1、沈阳故宫“宫高殿低”,清宁宫建于高台之上,高于崇政殿,而北京故宫三大殿都建于高台上,高于寝宫。

2、沈阳故宫主要建筑皆采用民间硬山式,等级比较低。北京故宫主要建筑则采用传统宫殿建筑的庑殿顶,属于最高等级。

3、沈阳故宫建筑采用黄琉璃瓦加绿剪边。北京故宫都是黄琉璃瓦。 /4、沈阳故宫建筑受喇嘛教影响明显,比如方柱柱头兽面,檐下装饰,藻井彩色绘画等,而北京故宫建筑装饰都属于传统特色。

5、沈阳故宫受山西建筑影响,主要宫殿以五彩琉璃装饰为主,北京故宫的建筑装饰全为黄琉璃瓦。

6、沈阳故宫的清宁宫,主要体现满族的建筑习惯,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建在地面上,北京故宫只有坤宁宫仿清宁宫,其他寝宫皆为中原传统形式。

7、沈阳故宫的大政殿和崇政殿都是“彻上明造”,在梁架上彩画。北京故宫的三大殿都加装了天花板不覆顶。

8、沈阳故宫门额上的字,都是满文在左,汉文在右。北京故宫的正好相反。

9、沈阳故宫皇后妃子都住一个院落,北京故宫皇后妃子各有自己的寝宫。

沈阳故宫的价值

建筑价值

盛京皇宫建筑布局是天命、天聪至崇德及乾隆三个时期积累式布局,虽总体上看比较协调,但难免存留各时期特征。东路明显地体现了后金八旗制度,同时也体现了满族固有的民族特色和蒙、藏其他少数民族建筑艺术相融合的开创性布局。中路充分表现了满族及其先世长期的居住习俗,同时吸收了汉文化前朝后寝的宫殿布局。从盛京皇宫东路布局看,大政殿居中控制整个空间,两侧排列的十王亭呈“八”字微微向外敞开,在视觉上使大政殿更为深远。这种布局及空间处理方式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仅此一例。其内部不再分割,空间开阔,气势恢宏,与欧洲有些大型建筑区域的空间处理方式颇有相似之处。

文物价值

在宫廷遗址上建立的沈阳故宫博物院是著名的古代宫廷艺术博物馆,藏品中包含十分丰富的宫廷艺术品。 其中,尤以明清宫廷文物弥足珍贵,堪称国宝。院藏文物珍宝展是集故宫院藏服饰、珐琅器、书画、雕刻品、漆器、瓷器等门类藏品之精粹。这些文物集中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工艺水准和清代宫廷的艺术风格,反映了中国明清时期生产工艺的水平。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清代皇宫外国礼品展沈阳故宫收藏和陈列的明清历史文物、艺术珍品及工艺美术品中,有许多中西文化交流工艺品,如钟表、玻璃器可谓独具特色。自十七世纪以来,西方一些国家把大量的钟表、玻璃器输往广州、由广东海关购置贡进皇宫,海外各国使者也竞相以本国精致的钟表、玻璃器作为贵重礼品赠给大清王朝,用这些巧于构思,精心制作的钟表、玻璃器精美艺术品取悦于皇帝,不仅是帝后怡情赏玩之物,也是宫殿里不可少的一种装饰品。这些技艺精湛的工艺品,充分显示了外国匠师们的创造智慧与艺术才能,同时也是17、18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历史见证。

结语:

中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中国关外唯一的皇家建筑群,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康熙、乾隆、嘉庆等皇帝东巡时,都以沈阳故宫为住所。最后一位东巡的清朝皇帝是道光帝,自他之后,清帝内忧外患,再也没有东巡。

随着沙俄与日本的势力介入,沈阳故宫没能逃过侵略者们的祸害,沙俄军队曾在东北盘踞三年,昔日的皇城成为了俄军的操练场,日军也从沈阳故宫中掠得许多珍宝。

到了近代,经过修复的沈阳故宫大部分建筑恢复原貌,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7年成功晋级“国家一级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