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古玩城营业时间,浙江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谢邀。
我想推荐一个地方,浙江嘉兴的南北湖,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村。
春末静默的黄昏,我沿着时光的舞曲踏入未归的路,一抬眼便是灯红酒绿的城市夜晚。日复一日,唯有纸页的翻飞和尽头的夕阳告诉我时光又逝去了。
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一直到遇见南北湖,才发现了生活的意义。在杭州的我不需要逃离太远,便能享受一个闲暇的周末时光。
悠游湖上,坐看绿水青山
南北湖山不高,但层峦叠翠,水不深,但曲折蜿蜒,以其独特的自然风貌享誉江南,成为名符其实的上海“后花园”,杭州“姊妹湖”。在南北湖中,还有一岛,极似西湖里的小瀛洲,不过不同于小瀛洲的入岛方式,这里的小岛——白鹭洲却是由一条木头长廊连接到堤上,空中俯视颇有一番风趣。
沿着木质长桥上岛,桥下游鱼可见,水中白萍点点。上了岛,青枫修竹边上是澉湖秋月的石碑,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气息。
位于南北湖西南角的蝴蝶岛,是1988年疏浚南湖时人工堆积而成。岛的面积约12亩左右。站在鹰窠顶山往下看,她的形状像一只蝴蝶,是为了纪念上海三十年代的影后胡蝶来南北湖拍一部以海盐盐民生活状况为题材的《盐潮》。
到达蝴蝶岛的方式不一,我们选择了坐游船。微风拂面,随着船的开动,水面泛起丝丝波纹。跟着游船的痕迹,我们路过湖边的倚靠亭,穿过湖上的石拱桥。这时候才感觉到原来日子可以这样慢,慢到可以细数身旁的波纹,可以阅尽远处的青山,可以打量桥上行人的每一个动作。
入九曲小径,登高远眺
如果说坐船是全身心的放松,那么登山便又是一项“体力活”。在南北湖景区的南面,有一条九曲古径,入口处有明显的登山标志。
这段登山道都是由石头砌的台阶路,路程不长,山也不高,我们一步一个台阶地往上爬,有说有笑,边走还边研究沿途的小植物,什么树什么花都成了我们的调侃目标,爬累了便随时停下来小憩。虽未正式入夏,但台阶路两旁早已绿树成荫。
到半山腰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云岫庵。听说一千多年来,云岫庵曾五废五兴,明朝时期普陀山屡遭倭寇骚乱,曾有僧尼来此避难。庵名取自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诗句:“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可见庵的雅致幽静。云岫庵依山而筑,横向布局,中为殿堂区,左为游览区,右为生活区。门前有一明代银杏,高达20米。庵内有一雪窦泉,滴水成池,泉水清澈甘甜,终年不竭。
这里的山不高,没多久我们便到了山顶。极目远眺,南北湖及其周边的一草一木尽收眼底。虽没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但却觉得眼前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
品茗挖笋,体验农家生活
风景再美,也都属于带不走的南北湖。在这里的两天,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可以亲自体验的采茶和挖笋。在南北湖的名人文化区附近,有一片茶园,去的时候恰逢采茶时节,我也忍不住走进了农家人的生活。当地人告诉我,采茶的时候要用拇指和食指抓住芽叶往上拉断,如果是用指甲掐断的话,炒完了会有红梗出现,有红梗的茶便不好看了。
我虽自小长在农村,但却鲜有挖笋的机会,因而听说在南北湖还可以挖春笋,就迫不及待地带上锄头上山“寻宝”了。不过,这挖笋可是技术活,很有讲究,不能乱挖,一般都选择刚刚出土一拳左右甚至还不到一拳的春笋。那些已经长高的春笋不好吃也吃不动,只有埋在土里没见阳光的春笋,挖出来才能成为美味佳肴。
老伯在教我们挖笋,一边挖,一边嘲笑我,说我挖上一天也挖不到两个。我不服,拿起铁铲试了一下。我放弃了,真的服了,太难挖了。
老伯挖出了一个超大的笋。
在南北湖的两天时光不长也不短,我留恋这里的美景与美味,但逃离终归不是我的目的。生活慢下来的时候,思考也开始慢下来——原来只要一个周末,不用去远方,日子也可以过成诗。无论是泛舟湖上,还是徒步山野,抑或是品茗挖笋,这里都能让你把周末过成想要的模样。
待到秋日红枫满山时,我愿再到南北湖,邂逅这里的一草一木。weibo:@鱼丸说
以上。
你们那儿的地铁沿线都有什么景点?
杭州目前开通地铁线三条?两条?还是一条?杭州地铁真心无力吐槽,上图。
以下图片较多,4G的小伙伴可以转Wifi再看。
乘坐高铁或者火车到达杭州东站或者杭州火车站,不建议坐飞机到萧山国际机场,太远。
地铁线旅程开始。
火车东站位于一号线和四号线“火车东站"地铁站可以作为第一个景点。
大虫子一只,看上去还蛮有意思的。现在被讨论的比较多的话题是杭州火车东站、上海虹桥火车站、北京北站、西安北站、南京南站等几大火车站到底哪个是最大的,估计还没有定论。
乘坐四号线可以到达钱江新城(市民中心站)。是杭州从西湖时代到钱江时代的一个标志,G20 之后这里的灯光秀也是火了一把。
钱江新城日月同辉建筑。
钱江新城灯光秀。
与钱江新城隔江相望的是钱江世纪城的奥体中心,没必要前往,一是路很远不方便,二是站在钱江新城城市阳台上隔江相望更美好。
莲花状的奥体中心主场馆。
至此四号线可以转到一号线上了。
一号线最南端“湘湖站”,需要做个摆渡车才能真正到达湘湖,被誉为西湖的“姐妹湖”,也是杭州的一张新名片,旅游新去处,有湘湖八景对标西湖十景。地方太大,不放图了,有时间的可以去逛逛或者坐个观光车玩玩。
一号线“定安路”、“龙翔桥”、“凤起路”三站都位于西湖东侧,如果不着急去西湖的可以到“定安路”,慢慢的逛逛杭州的老街区,然后走到西湖。
放张局部地图。
“定安路”出来往南走就是南宋御街,是南宋都城的主要道路。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另一条历史街区,叫河坊街, 这里特色小吃、 古玩字画、商铺云集,有孔凤春香粉店、张小泉剪刀等老字号,胡庆余堂、方回春堂等百年药铺,如果来的时候没有做功课的,回家要带的纪念品、杭州特产的都可以在这里搞定。
而河坊街又位于吴山脚下,吴山广场是杭州节假日的中心地区,春节元宵都异常热闹。
吴山城隍阁。
继续往西走,就到了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
至此我们来到杭州最主要也是永远绕不开的西湖边。西湖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今天只介绍靠近地铁站的西边,基本上可以统称为湖滨区域。
沿着西湖往北走是南山路,相对的还有断桥边的北山路,都是杭州最优美的道路。慢慢走,欣赏西湖美景不能慌,虽然节假日人挤人,人难免心慌跟着大部队越走越快。
期间我们将途经西湖音乐喷泉(一号线“龙翔桥”地铁站旁),2016年经过大半年的改造重新开放的喷泉确实有一番风味,不过需要踩点,凑时间。
继续往北走可以一直走到西湖边最热门的景点--断桥(距离一号线“凤起路”一公里左右),从西湖音乐喷泉到断桥大概二十分钟。断桥就不多做介绍了,如果恰逢冬天下了点雪,那你真是太幸运了,美轮美奂。
站在断桥上一般情况上可以看到人从众,当然也能看到吴山上的城隍阁,雷峰塔,保俶塔等西湖景观。
好了,回到一号线上,往北可以到达武林广场(武林广场站),周边是杭州大厦、杭州百货等大型商场,购物好去处。
武林广场船码头是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知名码头,现今还在运行,在武林码头可以乘船北上一直到拱宸桥。拱宸桥是朋友来杭州时,笔者必带去的一个景点,拱宸桥东西横跨大运河,是杭州城区最大的石拱桥,同时也是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标志。不过那里现在还没有地铁,可以乘船去玩一圈又乘船回来。船票可以刷公交卡,投币是两元。武林门码头也有游船,可以乘坐游玩运河,西溪湿地等杭州的水系,不过价格较高。
拱宸桥美景,古色古香,闹中取静,周边还有很多有特点的博物馆,不多说,去了都会喜欢。
武林门码头对面是西湖文化广场,广场上的环球中心是杭州的地标建筑之一。
终于杭州一号线上的景点介绍的差不多了。
其实现在一号线上又多了一个去处,是位于东部下沙大学城的金沙湖(一号线“下沙西”站)。环境有没,颇有热带风情。
为什么要介绍一下,因为哥住在这边,是不是很羡慕,哈哈。
希望到杭州旅游的小伙伴都能好好享受杭州的美景。
到底有什么经商文化沉淀跟秘籍?
世面上一直有莆田第一温州第二的说法,可见福建人和浙江人都是商业里的姣姣者,浙江农民收入已经连续七年名列全国第一。而福建是以地域为单位,莆田就是其中最出色的市区,它给国人的印象是医院和制鞋。
经商文化有几个特点,1)经商意识普遍,三岁的小孩都知道自己的爸爸是做生意的,而内陆大人常说的就是这个做什么官,那个在什么单位很风光,耳习目染,官本意识和商本意思就形成了!
2)拳头产品,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浙江是大品小干,江苏也是大品小干,广东是大外品小干,而福建也是大品小干,这就是未来民营的形态,看过小孩子玩的变形机器人了嘛?成功的私有经济就是这个样子。
3)群体意识,也就是老乡意识,江西是老表,安徽讲老乡,河南讲老乡,可是大家一起出去打工的多,可是一起做生意搞合作,还是浙江、福建、广东、江苏相对强一些。
莆田除了以上共性之外,还有海外资产渗透参与也是分不开的,很多当地医院、企业都新加坡富豪的背景,有老大带路,又舍得砸钱能不富吗?
很多人说文化对经商没什么用,可是事实证明,有朴素的乡土文化的群体做生意是有优势的!
你见过富二代女孩子可以有多低调?
住在我对门的是一个叫李国英的姑娘,在电梯里遇见她时,她总是微笑着热情地和我打招呼。慢慢地,我们成了好朋友。前些日子,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在楼下等她,看到老人的刹那,我大吃一惊,我这才知道李国英是富贵人家的女儿。
李国英是一个长相普通的姑娘,虽然五官并不出众,但是看上去很舒服,她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她总是喜欢穿一条休闲牛仔裤,白衬衫,高高的马尾辫,一看就是个普通的邻家女孩。
她的男朋友是我们这里一个事业单位的普通职工,戴着眼镜,儒雅帅气。
李国英和男朋友是高中同学,也算是青梅竹马的恋人,她毕业于一所医科大学,是县医院的一名主治医生。
我们这个小区就是普通的居民小区,这个房子是李国英的男朋友买的,当时我们差不多同一时间装修的,我们还一起去花卉市场买了不少花卉来装饰房间。
李国英经常喊我姐姐,她说我看上去年轻,叫阿姨把我叫老了。
虽然我们有年龄差距,但是一点也不妨碍我们的交往。
我喜欢买衣服,有一次李国英和我一起逛街,她只是买了一条280块钱的裙子,给男朋友买了一件打折的衬衣。
她说公公婆婆是农村的,男朋友平时很节俭,她说他们俩都不是注重形式的人,对吃穿没有多少要求。
我看到国英花钱这么节约,我觉得她应该也是农村家庭出身,也许她的工资还得帮衬父母。她从来不谈起她的家庭,只是常说起公公婆婆。
国英心灵手巧,非常勤快,她会烤各种小点心,每当她做了小点心,就送给我品尝。
我呢,特别会蒸玉米馒头,就是把白面和玉米面掺在一起,发好后蒸出的玉米馒头很好吃。我就把热乎乎的玉米馒头送给国英,她大口吃着说:“姐,你蒸的馒头太好吃了,我在外面买的没有馒头的香味儿,和你住对门真好!”
国英非常喜欢吃这些粗粮之类的庄户饭,我猜这和她从小生活在农村有关。
有一次我遇见一个老人背着一个大袋子,里面是各种青菜,手里还提着一篮子鸡蛋,他在敲国英的门。
原来他是国英的公公,国英把老人带来的蔬菜分给了我们不少。
那天晚饭后,国英来了,她问我是否有空,想给她公公买件衣服,她不会买老年人的衣服,想让我给参谋一下。
我和国英去了一家普通的中老年服装城,里面的服装很便宜,几十块钱一件的随处可见,最贵的也就是二三百块钱。
我觉得在这里花个一百来块钱给老人买一件衣服就行,她公公是农村老人,应该对穿衣服也没有多少讲究。
但是国英没有看中那些衣服,她说:“这些衣服便宜,料子很一般,平时我给老人买衣服他说什么都不让我花钱,这次我没让他知道。我想给他买件舒服点的质量好的衣服,多穿几年,反正平时他也不让买。”
国英拉着我去了一个大商场,她看好了一套一千多块钱的衣服,那是老年人穿的中式款式的衣服,料子柔软厚实,摸上去柔软舒服。
我也看好了这套,只是价钱太高了,给一个农村老年人花一千多块钱买衣服有必要吗?我轻轻拽了拽国英,那意思就是让她考虑一下价钱,是不是太贵了?
没想到国英很快就付款了,往回走时她对我说:“姐,我公公年纪大了,他一辈子不容易,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该穿件好衣服了,不过我不能告诉他衣服这么贵,我就说一百来块钱,他要是知道花了一千多块钱,肯定不会要的!”
听了国英这么说,我非常感动,这样的儿媳妇真的不多见了。她自己也就是穿件三百二百的衣服,平时生活非常朴素,没想到她这么孝顺老人。
但是我也非常纳闷,她看上去不是有钱人的样子,但是她为什么出手阔绰給老人买衣服?孝顺也得有那个经济条件啊!
国英的公公穿上了新衣服,她又带老人去理了发刮了胡子,老人浑身上下焕然一新,就像城里的退休老人那么精神了。
国英的公公在楼上待不住,他经常在楼下遛弯,和老人聊天。
国英的公公最愿意和一楼的张叔叔聊天,张叔叔也是从农村来到城里居住的,房子是远在国外的儿子给买的。
张叔叔的老伴儿李阿姨身体本来很好的,但是一次雨天她去买菜时,脚下一滑摔了一跤,从那以后只能卧床不起了。
后来张叔叔的身体也不好,他心脏不好,,每到秋天时天气凉了,他喘气就费劲了 ,儿子说他出钱,建议李阿姨和张叔叔去康养院养老。
有一次我和国英在楼下遛弯儿,正好遇见张叔叔推着李阿姨,张叔叔说他们要去养老院了。那里也没有熟人,如果有熟人多好,帮忙给找个好点的房间,他们不怕多花钱,儿子给的养老钱足足的。
张叔叔说的这家康养院在河边上,那里风景优美,非常适合养老。这家康养院远近闻名,规模很大,里面的设施齐全,集养老和治病于一体。是一家档次不低的医养院,听说好多有钱的老人都住在那里。
李国英哦了一声,她略做思忖,对张叔叔说:“张叔叔,我那里有熟人,周末休息时我帮您问问。”
到了周末,李国英过来敲门,她说:“姐,你今天应该也是休息,不忙的话我带你出去玩玩。”
李国英从地库里开出来了她的车,我这才发现她开的仅仅是一辆七八万的电动汽车,我开玩笑地说:“国英,你在医院里工资也不少,为什么不买一辆好点的汽车?”
她笑着说:“姐姐,同事们也都这样说我,劝我买一辆好点的车,同事的车都在二十万以上,就我开着几万块钱的电动车。”
“其实,我觉得车就是代步工具,孬好都行,我不习惯开车,开车还不如骑自行车方便,我们医院里每天停车特别多,想找个停车的地方不容易,骑自行车多省事啊!
国英的话让我刮目相看了,现在的年轻人爱面子,觉得开一辆好车就是荣耀,哪怕是借钱也得买辆好点的车。国英真的是年轻人中的一股清流。
到了康养院,李国英让我先在楼下的公园里转悠着,她打了个电话,就进了康养楼。
这所康养院的确非常有档次,公园里鲜花盛开,芬芳扑鼻。
老人们身体好的就自己在公园里散步,身体不好的由护工陪着赏花,呼吸新鲜空气。
我看了一会儿花,国英还没有回来,我又去附近的宣传栏那里看看,宣传栏里介绍了康养院的建院历史,董事长的照片在上面,是一个质朴的老人,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在我的印象中,这里的董事长应该就像是电视剧中的董事长那样高大上,西装革履的,毕竟,这家康养院规模很大,远近闻名。
过了一会儿,国英下来了,她说都给安排好了,张叔叔的房间在向阳的房间,护工是一个善良勤快的阿姨,她在这里已经干了好多年了,口碑非常好。
到了饭点了,国英说:“姐,今天我要请你吃饭,就在康养院的食堂里,这里的饭菜特别可口,保证你一次就吃中了。”
国英轻车熟路带我去了食堂,里面的工作人员都恭恭敬敬地和她打招呼,一看就是她对这里非常熟悉。
吃着食堂里可口的饭菜,我不由自主地感慨:“国英,以后我老了也来这里养老,这里确实环境优雅,饭菜做得好,能在这里养老也算是老有所养了。”
她说:“姐,等你老了来这里真的不错,我和男朋友说好了,将来等我们老了,退休后就住到这里,身体好时做义工,我对这里的老人们有着特殊的感情。”
“现在我休班的时候,我就来这里做义工帮着照料下老人,也为他们义诊,这里的老人都喊我英子,盼着我什么时候再来。”
国英的话,让我肃然起敬,这个朴实的姑娘,有着美好的心灵。
当别的年轻人花前月下或者蹦迪时,她却来这里做义工,不得不让人佩服!
有段时间我一直没有见到国英,那天我在小区门口遇见了她,她带着一个拉杆箱,她说外出学习一个多月,刚刚回来。
我们边说边往里走,到了楼下,一个老人站在我们单元楼门口,好像在等人。
国英喊了一声:“爸爸,你怎么来了呀?”
原来,这个老人是国英的爸爸,我忽然觉得他似曾相识,仿佛在哪里见过,但是我又想不起来。
老人说:“你好久不回家了,打电话你也没接,今天咱们的康养院里也没有多少事,我不忙,你妈撵着我来看看,这不我刚刚到这里。”
看着老人的容貌,听他说到康养院,我记忆的大门突然打开了,我一下子对上号了,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老人就是康养院的董事长!
他可是大名鼎鼎啊!我强压内心的惊奇和震撼,仔细地看了看这父女俩,国英长得很随她父亲,五官相似,眉目之间的神情都一样。
国英似乎看出了我的惊讶,她不好意思地说:“姐,这是我爸爸,我们先回家了啊。”
看着父女俩的背影,我恍然大悟,我这才明白了国英为什么舍得给公公买一千多块钱的衣服,为什么她轻而易举帮张叔叔在康养院找了一个好房间,为什么她对康养院情有独钟,经常去做义工。她在康养院食堂里吃饭就像在自己家的饭桌上一样自在,原来她是董事长的女儿!
我回家后,对老公说:“你知道国英的爸爸是谁?”老公只顾忙自己的,他头也不抬眼也不睁地说:“还能是谁?她爸爸就是她爸爸呗!”
我说:“国英是富豪的女儿,是个标准的富二代,你信吗?”
老公摇摇头说:“你开什么国际玩笑?你说别人是富二代我还觉得有可能,但是你说国英是富二代我不相信,她哪个地方像是富二代?她要是富二代,早就不在我们这个小区住了。”
我不置可否,对呀,低调朴实热情的国英,怎么看也不像是富二代的样子。
几天后,国英过来串门,她说:“姐,不要对别人说我爸爸啊,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我的家世,我喜欢平静踏实地生活。”
国英说,虽然家里有钱,但是她从小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一直过着朴实的生活。
父亲多次告诉她和两个哥哥,家里的钱不是他们兄妹三个挣来的,所以他们没有资格挥霍,家里只给他们三个提供必要的衣食住行。
读大学的时候,父亲每月只给她1500块钱的生活费,有时她想和同学出去旅游,就只能利用放学时间出去打工挣钱。
严格的家教,让国英从小就低调朴实!
毕业后,她完全可以进入康养院工作,但是,她想有自己的事业,她通过事业编考试考进了我们县医院上班。
父亲非常支持国英的决定,他说女孩子在医院上班是不错的选择。
国英的男朋友家在农村,她的几个叔叔颇有微词,觉得国英应该嫁个有钱有势的人,这样才能门当户对。
但是父亲见过小伙子后,他支持国英的选择,他说:“你不用听叔叔的,你应该坚定自己的选择,农村家庭出身怎么了?我就是农村出来的!”
“这个小伙子有上进心,正直善良,你们在一起好好相处就行了,我支持你们的婚事!”
父亲送给了国英一套上下两层的大房子,但是国英不想去住,她说:“大房子在城郊,离我单位比较远,我又不习惯开车上班,再说房子大了打扫起来非常麻烦,我们总不能拿出一个人的工资来雇保姆吧?”
国英的男朋友也从来没有依靠岳父发家致富的想法,他买了这套房子,一直在用公积金还贷。
他觉得应该在自己的房子里,风风光光地把国英娶进门,这才是一个男人应该有的底气!
于是,国英住进了这里,和我们做了对门的邻居。
她就是一个上班族,过着普普通通的朝九晚五的日子,谁都不会想到她竟然是一个真正的富二代!
我想说的话:
李国英虽然是个富二代,但是她朴实善良热情!外人根本看不出她是有钱人家的女儿。
国英的父亲就是一个低调内敛的人,国英深受父亲的影响,他们是富人中的一股清流。
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张扬不炫耀,这样的人永远值得尊敬!
良好的家庭教养是一个人永远的财富 ,也是一个人的格局,内心的富有远比拥有物质财富更重要。
昂头的是秕子,低头的是谷穗!一个人低调踏实会走得更远!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