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头像图片,民国总统冯国璋为何抽干中南海养鱼池捉鱼卖鱼?

古玩头像图片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按照临时约法的规定,由副总统黎元洪接任大总统位置,补选冯国璋为副总统。但掌握实权的总理段祺瑞对不是北洋系的黎元洪就不是那么客气,两个人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内斗。府院之争以后,黎元洪辞去了大总统之位,由副总统冯国璋接任。

当时正值国初建,中央政府没有权威,地方的督军把持地方,他们都是地方上的土皇帝,不愿意向中央缴纳税收。中央政府本身就有庞大的开支,再加上要偿还清朝签订的卖国条约中赔付给国外的欠款,基本上就只能靠向国外借款来度日。

根据《北洋野史》记载,冯国璋当上大总统后,做过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冯国璋住进中南海后,就问身边的人:清水河中的鱼大吗?马上就有人猜中了冯国璋的心思,回答道:从明朝到清朝,一直就不断有皇帝在登基、过寿、生皇子时向水中放鱼,并且有不少皇帝在放生鱼时会在鱼身上挂金环金牌。这些鱼一直没有捕捞过,长得又肥又大。根据法律规定,这些鱼都是皇帝和总统的私产,可以随便处理。

于是冯国璋就下令把清水河中所有的大鱼全部拿出来卖掉,并且高价出售。一些酒店的老板就灵机一动开始炒作,把它命名为总统鱼。在当时的京城钟,总终于可以和东坡肉相媲美。

这桩生意做下来,一共帮冯国璋赚到了10万块大洋。当时的报界戏称:宰相东陵伐木,元首南海卖鱼。冯国璋听到这个消息,就觉得自己很委屈,本来就是把这些钱花在国事和民生上了,他刻了一个印章,上边书写:平生志在温饱。

第二件事就是伐木,冯国璋是直系的大老板,所谓直系就是直隶省的大军阀。他老家在河间县,为了搞钱,他派人把家乡山上的名木古树全部砍掉了。

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冯国璋解释说:这些树都有好几百年了,再不砍就会枯掉,树芯就空了,那样岂不浪费。现在把它砍掉换成钱,你们可以栽新树,栽新树的钱,我一人承担。然而当老百姓把新树苗全部栽上后,冯国璋只是打了一个白条,直到第二年辞去总统职务,也没有把这笔钱补上。

这两件事是野史上记载的,既不能说是真,也不能说是假,姑且存疑吧。这样的故事存在,实际上就是在讽刺冯国璋抠门儿小气。原因很简单,冯国璋出身于名门望族,到他父亲这一代就衰败了下来,贵族的架子要端着,可家里又实在没钱花,打小他身上就沾染了抠门儿的小习惯。

传说当时有不少人都指责他,贵为国家大总统,却为自己捞私利。冯国璋这样解释说,袁世凯是一代雄主,就像刘邦一样。兄弟我只能学萧何霸占田产,自污其名,以求自保。从这以后,他就特别喜欢给别人盖平生志在温饱的印章。

说冯国璋喜欢捞钱,吃相有点难看,实际上这在当时的情况下也是没有办法。冯国璋是清朝的大忠臣,辛亥革命时他冲在大前线,把黄兴打的屁滚尿流,因此也被封为二等男爵。当清帝退位时,清朝王室的禁卫军就交给冯国璋去指挥了,因为其中的军官大部分都是冯国璋的学生。

禁卫军看到大势已去,就不再想替皇帝卖命了。他们只关心一件事,优厚的军费开支必须有保障。冯国璋就答应他们,由他自己来亲自解决,并且不到紧急情况下,他们不用上战场,不会被当成炮灰消灭掉,由冯国璋亲自来管理,不挂在军政部的旗下。

从这时起,这一两万人的薪水,都由冯国璋亲自来筹集和发放。当冯国璋坐镇南京时,这次军队就跟他去了江苏。冯国璋辞去总统职务,退居天津时,依然要到处去募捐为军队发放薪水,直到冯国璋去世时为止。

当然作为北洋系的老人,冯国璋是不差钱的。冯国璋从上海外国人那里购买了大量的鸦片,运到华北地区来贩卖。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段祺瑞,但段祺瑞说,冯国璋就是个财迷,算了吧。

冯国璋在自己的老家附近有3000多亩地,在江苏担任督军期间,和张謇合作做生意购买土地70万亩。他在平津地区还有大量的房产,还拥有3座金矿,在全国各地有10座钱庄。当冯国璋去世时,有人统计他的家产,大约有300万块大洋的价值。

当然这点家产在北洋军阀中算一般,曹锟的家产有5000万块大洋。杜月笙之所以能够称霸上海滩,就在于他的三鑫公司每年给他提供了3000万块大洋的收入,分到他个人手上,约有上百万。鲁迅在北京期间一个月薪水200多块大洋,只有用了3500块大洋,购买了三进三出70多间的北京四合院,现在价值两个亿。

根据以上的评估,我们就会发现,不管是300万块大洋,还是5000万块大洋,在当时都不是一笔小数目。鲁迅的弟弟周建人在上海只有20多块大洋一个月,却养活了两个老婆,小日子过得还算滋润。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些北洋大佬,在当时都是富甲一方的大土豪。

泰国国王有钱到什么程度了?

泰王玛哈:坐拥440亿资产,封狗做“空军上将”,奢侈无度换六任王妃

不敢想象!泰国国王多有钱,财富比英女王多80倍,王冠的一颗钻石价值50亿,国王戴的一顶王冠价值253万,这可是头顶一套豪华别墅,玉冠顶部还镶嵌着世界最大横切钻石,朋友们这可是十几套北京四合院呀,这都不是最豪的,只有你想不到的,就没有泰国王室不够豪的

大家伙肯定认为,泰国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国,即使富有能比肩英国皇室吗?毕竟英国女王在位历史悠久,一定能完爆泰国王室、迪拜、柬埔寨王室,如果大家伙这样认为,那就是孤陋寡闻了,泰国国王个人财富是英国女王的80倍之多,英国女王的财富在泰国国王面前只有充当“小弟”份。

泰国国王的个人资产在世界福布斯排行榜都是遥遥领先,个人资产高达430亿美元,占据泰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十分之一,泰国国王个人资产可以算上富可敌国,放眼全世界王室在泰国王室面前都得甘拜下风,妥妥的“小弟”一般的存在。

出国“避难”的豪华阵容

2020年疫情施虐,泰国也是深受其害,被疫情冲击的体无完肤,短短几十日感染人口大爆发,面对如此危局,泰国国王却“临阵脱逃”,离开这个是非之地,逃离国外躲避疫情。

面对疫情,泰国国王不是领导国民,同仇敌忾、万众一心与病魔作斗争,泰国国王却带领他的后宫佳丽躲避“先秦之乱”,寻找一个世外桃源,泰国国王出行队伍庞大,其中包括20位嫔妃和100位佣人,在阿尔卑斯山脚下承包了一座豪华酒店,开启了他“皇帝”般的生活,每天左搂右抱,美女环绕膝下,莺莺燕燕,真有点乐不思蜀的感觉。

泰国国王随行团队庞大,携带大量的金银珠宝和古董,只为泰国国王享乐之用,各种金银珠宝还有行李堆满整个酒店长廊,真是一次大迁徙。

看看泰国国王到底有多豪?

王思聪花钱都够豪横了吧,一夜间动辄百万的花费,天天花天酒地,夜夜笙箫,但是在哇集拉隆功国王面前简直是弱爆了,同为花花公子,泰国国王更是挥土如金,奢靡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王思聪只有甘拜下风的份。

泰国国王在英国留学期间,短短几个月花费4000万人名币,为了自己的爱犬更是挥土如金,在英国包下一座五星级酒店,他的爱犬享受“王子般的待遇”,私人飞机,专属真皮座椅,上等“金饭碗”,还有价格不菲的食物。

泰国国王爱犬还拥有更多的特权,还被授予“空军”上将军衔,享有空军上将的待遇,爱犬还有专门的制服。泰国王妃能和爱犬能共同享用一块蛋糕,是泰国王妃的无上光荣,不仅如此,爱犬死后,泰国国王还会给它立碑写篆,以示思念。

泰国现任国王哇集拉隆功的登基加冕大典,普天同庆,到处张灯结彩,国民大贺三天,短短三天时间,泰国国王花费2,1亿美元,这可比西红柿首富中的王多鱼花钱速度快多了。

泰国王妃头顶王冠,这是一顶有纯金打造,这顶王冠单单黄金重量就7,3公斤,价值253万元之多,王冠上还镶嵌9颗钻石,其中一颗重达545.67克拉的钻石,名为“金色陛下”,即使英国女王“帝王王冠”都稍逊一筹,英国女王的皇冠钻石重量为530克拉,放眼世界能相媲美的王冠都是凤毛麟角,绝对是无价之宝。

泰国国王为了哄王妃开心,在德国慕尼黑买了一栋豪华别墅,面积5600平方,这可是寸土寸金的慕尼黑,花费4,6亿只为博得美人一笑,为王妃定制衣服都是私人定制,绝对不会出现“撞衫”的尴尬,一件衣服价值百万,这可是我们老百姓的一套房子,对于泰国王室来说,这些花费只是泰国国王财富的冰山一角。

泰国政府还会每年支付泰国国王10亿美元的特殊支出,这笔钱是用来泰国国王一年游山玩水,旅游度假的开销,泰国王室是不是彻底豪到大家了呢!

泰国国王为什么这么壕?

泰国王室历经200多年的财富积累,在老国王普密蓬·阿杜德作资本运作下,财富的雪球越滚越大,到了如今国王手里,财富增加的速度更是突飞猛进,一路飞跃到440亿美元的身价,霸占全球王室富豪榜,

最豪的“地主”

泰国国王是最大“地主”,大片国土归属国王的私人财产,这些土地都处于经济繁华地带,寸土寸金的地段,泰国国王拥有13万英亩的土地,这可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地主”,在首都能有一英亩土地都是凤毛麟角的存在,在泰国都是人上人,泰国国王却把大片国土囊括其中。

泰国王室还是地产“大亨”

泰国国王不仅拥有大片的私人领地,同时还拥有自己的房地产“王国”,房地产项目面积达3320英亩,高大上的CBD和各地金融机构都建设在这片土地上,泰国曼谷富丽堂皇的皇宫,还有全国各地其它几十处宫殿都属于王室资产,泰国王室的资产波及到方方面面,泰国王室资产涉及到:房产、钻石、石油、酒店、金融、商场、王宫等等都被王室囊括其中。像在曼谷,就有暹罗酒店、奇隆和无线路中央商务及购物区等大型房地产项目。就地产项目就占据了王室290亿美元的收入,确实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最强“包租公”

全球最大的“包租公”恐怕就是泰国王室了吧,他拥有4万多套房子,如果我有4万套房子,每天收房租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每天躺平就会有白花花的银子进入口袋,是不是一件超级爽的事情,是不是做梦都会笑醒的。一年光收房租都可以进账几亿美元。

最“强”的合伙人

在泰国做生意想要发财,必须依附泰国王室,毕竟大树底下好乘凉,有王室的庇护,生意才会顺风顺水,在泰国各大公司都有泰国王室的股份,比如泰国汇商银行和泰国沙炎水泥的大股东,泰国王室坐等年终分红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每年泰国王室从各大龙头公司赚的是盆满钵满。

再加上还在房地产、酒店,以及各种投资项目,每年收益都是一笔不小的的收入。

据不完全统计,泰国王室的资产远远超过440亿美元,真正暴露在我们面前的有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泰国王室到底有多少财富?大家伙都不得而知了,泰国国王恐怕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财产。

泰国王室的豪车和私人飞机

泰国王室私人飞机有38架,有自己的私人飞机场,其中包括波音737客机四架,直升机21架,战斗机4架,空客4架,每年加油和保养费用都是天文数字。外加600多辆顶级豪车,其中大部分都是私人定制,全球限量发售,迈巴赫62,全球唯一的一辆,当时售价达1200万,国王出行的车以劳斯莱斯为主,苏提达王后同样如此,是一辆车牌号为“001”的米色劳斯莱斯。

泰国王室挥土如金,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他们的国民却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泰国王室的财富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十分之一,泰国1%富人却拥有泰国70%的财富,半数泰国贫民只拥有少的可怜的财富,贫富差距太大。

泰国的国民生活水平如何

泰国2021年GDP为6032亿美元,人均GDP为7336美元,每个月只有600美元左右的收入,一般工资在3000_4000元左右,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民的富裕程度同比中国还有所差别。

泰国70%财富掌握在1%的人手里,贫富差距悬殊,富人纸醉金迷,穷人食不果腹,典型的两极分化的国家。

虽然泰国王室富的流油,但泰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主要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虽是农业大国,农业贡献却微乎其微。泰国的制造业有待提高,是很多工业产品全依赖进口的国家。

泰国值得一提的是旅游业,确实是一个旅游打卡的不错去处

泰国的旅游业发达,每年吸引3800万人次的海外游客,创造的旅游收入高达3600亿,占据泰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很大一部分,泰国与我国一衣带水,一个距离较近的国家,出行方便快捷,是一个旅游打卡不错去处。

普吉岛:泰国普吉岛在世界闻名遐迩,很多明星来这结婚、旅游度假,这里不仅有原生态的自然风光,还有美丽的海滩,白天享受日光浴,夜晚在船上垂钓,然后吃海鲜大餐,普吉岛被誉为“旅游的天堂”一点也不过分

芭提雅:

有着“东方威尼斯”的美誉,它的名声与普吉岛旗鼓相当,也是一个旅游不错的去处,每年游客络绎不绝。

曼谷:

这是一个古代文明和现代文化冲突的城市,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古老建筑,还可以领略现代风情,这里还兼具东南亚特别的自然风光。

趁我们年轻,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别等老了悔恨终生。纵马观花,领略不一样的人文风光,体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感受一个不一样的泰国

为什么有些人会喜欢古玩收藏?

玩了几十年!瓷器!铜器!玉器!杂件!红色收藏品等!大小一万多件!寻寻觅觅的几十年!如痴如醉!有瘾!精神鸦片!停不下来了?[捂脸][捂脸][捂脸]

为何盗墓拜曹操?

三百六十行,各行有各行的规矩,也各自有各自的祖师爷,古代历史人物,神话人物经常会被当做某一行业的开山鼻祖,或者象征着某一行业原则的化身。但在某行业内,不同流派或者不同地方拜的人物也有差异,所以拜哪路“神仙”也各有各的说法。

盗墓者拜秦始皇、曹操摸金派、发丘派拜曹操

盗墓怎么说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在古代死者为大思想约束下,动死人的钱财从道德上属于不义之举,历朝历代的法律也对盗墓行为严厉打击,所以当官盗行为产生时,盗墓才算有了“名分”,给予盗墓名分的就是曹操。

官渡之战前,陈琳写了一篇《为袁绍檄豫州文》,此文将曹操的污点一一列举,为袁绍出兵赢得舆论支持。其中提到“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也就是说曹操亲自带着将士进行盗墓活动,这种官军组织的盗墓并非曹操首创,在他之前,董卓进京后也曾盗掘汉武帝茂陵。但文章中还提到了曹操专门为盗墓设置了官职,即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

所以后世的盗墓者有拜曹操的,就是因为曹操对盗墓给予了支持和名分。古代盗墓的派系划分大致有四类,分别是摸金、发丘、搬山、卸岭,前两类就是曹操因人设岗的职业盗墓人:

摸金派常单打独斗,从定穴探墓到入墓盗窃都是一人完成,后才发展成两三人的小团队。它也是最早的“技术流派”,文章提到的摸金校尉应该就是指这类技术流。他们盗墓称倒斗,将大古墓比做倒立的“斗”,进入斗内将明器取出来的过程,就好像把大斗翻过来,然后将珍宝倒出来。摸金派是四大流派中最守规矩的,他们只盗“大斗”,也就是大墓,这很有可能就是曹操定下的规矩,毕竟他组织的盗墓是为了解决军费问题,小斗还真不划算去盗。

摸金派每次盗墓只拿一两件明器,目的是为了给同行“留饭吃”;开棺摸金的时候,要在墓室东北角点蜡,摸金过程中蜡烛灭了称为“鬼吹灯”,遇到这种情况就要立刻停止盗墓行为,并将墓室恢复原貌后,磕三个头才能离开;摸金时不能损坏墓主人的遗骸,轻拿轻放;盗墓时间为晚上,听见鸡鸣则立刻终止盗墓活动。这些就是盗墓人的行业规矩了,与曹操的要求应当无关,这属于“技术层面”。

发丘派与摸金派差异不大,但该群体大多能“见光”,可能是与合法身份有关,所以他们会以古董店、当铺老板的身份露脸,也算是盗墓成功后的销赃终端。在技术形式上,发丘派以风水定穴为特殊技能,他们的盗墓行为往往是小团队配合,三到五人为一个团队,正宗发丘派会有“百无禁忌”的铜印佩戴身上,这也可能是名分获得认可才有的特权。所以摸金派与发丘派都有可能是沾了曹操的光,他们拜曹操就不足为奇了。

搬山派、卸岭派拜秦始皇

盗墓是个技术活,因为古代王公大墓的防盗措施非常完善,而在防盗方面,秦始皇算是集大成者。秦陵反盗墓主要有四个方法:首先“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也就是今天常说的暗器、机关;其次“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也就是将知道地宫结构的工匠全部活埋;然后“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也就是将地宫注入水银,挥发出有毒气体,使盗墓者有来无回;最后“积沙塌毙,活埋之”,也就是封穴时注入流沙填充,增加挖掘难度。

除此之外,《史记·秦始皇本纪》还记载了秦始皇陵修建时深挖墓穴,即所谓“穿三泉”;再将地宫“下铜而致椁”,筑成铜墙铁壁;封土后“树草木以象山”;这些做法旨在防止盗墓者找到地宫位置,增加挖掘难度,可以说都是后世一直沿用的防盗措施。这种盗掘难度较大的墓也催生了一批特殊技能的盗墓者,越是难度大,盗掘的方式越简单,搬山、卸岭干的就是比较粗犷的活。

搬山派素有搬山道人之称,他们是掌握了“爆破”技术嗯盗墓流派,在墓穴上炸开喇叭,使墓室内痛风,氧气充足,降低盗墓风险。卸岭派则主攻机关法阵的研究,专门破解大墓内的防盗措施,而且嗅觉特别灵敏,据说铁锹铲出的土壤,他们一闻就知道有没有墓,墓室内有没有危险。但盗墓毕竟是有风险的,所以这两个流派在盗墓前供拜秦始皇,以求这位反盗墓的祖师爷睁只眼闭只眼。

黑白两道拜关羽

“人生在世,贵尽忠孝,节义之事,方于人道无愧,可立身于天地之间。”——《关圣帝君觉世真经》

关公的形象已经是家喻户晓,我国各地打小关庙众多,许多人更是将关公“请”进办公室、商铺等场所。90年代的港片中,警察、黑社会都会时不时的拜一拜关公,这里更多体现了关公忠义仁勇精神的影响力。据考证,衙役拜关公至少可以追溯到北宋徽宗年间,当时的《解州闻喜县新修武安王庙记》碑文中,立碑人名单里就有衙役头领的名字,这被认为是“白道”拜关公的起始。

“黑道”拜关公则更广泛的产生于清朝,拜关公的黑道组织最早是天地会,他们以反清复明为宗旨,所以就选择了一生不侍二主的关公作为祭拜对象。天地会的主要活动区域就是在四川、湖南、广东、福建、台湾、江浙一带,后发展成洪门、哥老会、小刀会、三合会等帮派组织,这些帮派也继续延续了拜关公的传统。所以今天拜关公最多的区域还是在南方,黑道对于拜关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并非所有黑帮都会拜关公,那些说黑帮重情义,故而拜关公的言论其实不可信,就上述而言的天地会演化的帮派是拜关公的,不是天地会演化的帮派反而是不拜关公的。比如著名的青帮,原来是亲清政府的漕帮,他们拜的是天地君亲师的排位,还有白莲教,拜的是阿弥陀佛。古代的“黑社会”很注重信仰问题,或者说信仰是集聚这群人的思想因素,所以黑道帮派并非都拜关公,只不过古代的这种形式发展到近现代,一些小黑帮团体学着古人的样子,不论信仰如何,一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就拜起了关公。

太监拜岳飞

岳飞与关公的形象有些类似,都宣扬了忠义精神,但关公除了忠于汉室之外,更侧重于忠于兄长,岳飞的忠义主要是对国家和君主。那么太监又是如何追捧岳飞的呢?

其实在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就吸取汉唐宦官干政的教训,对太监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打压,还在大殿门口立下“太监不得干政,违者斩”的铁牌。但朱元璋对于权力的控制欲较强,他在位时就设立东厂监察大臣,这就开启了宦官掌握权力的先河。虽然后来这个机构被撤销,但以太监作为特务机构管理者的模式被后来的皇帝学会了。朱棣恢复东厂时还亲笔题下“流芳百世”的匾额悬于东厂大厅,而太监拜岳飞的奇怪现象就是产生于东厂。

“此辈自古以来,求其善良,千百种不一二见。若用以为耳目,即耳目弊矣;以为腹心,即腹心病矣”——《明太祖实录》

因东厂经历设立、撤销、再设立的过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皇帝不信任太监,朱元璋就曾经说过,太监里边一千个人里挑不出一两个好心眼的。所以太监群体得以复用后,倍加珍惜来自不易的信任,故而在东厂大厅内供奉一副岳飞画像,以表示忠君爱国的意愿。另外岳飞还有一个特点是其他历史人物不具备的,即“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当年宋高宗十三道金牌召回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杀害,岳飞当时手握兵权,也没有选择抗旨不遵,这就体现了他忠君的原则,哪怕是死也要选择忠于君主,这正符合东厂太监的内心表达。

另外,东厂的职能除了监察之外,还包括特殊案件的侦办,岳飞是千古冤案的代表,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且是奸臣陷害的结果。所以皇帝就要求东厂监察百官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办理案件也一定要毋枉毋纵。由此看来,明朝太监拜岳飞,在那个时期一是向朱棣表忠心,二是时刻提醒自身的使命。事实上朱棣时期的太监确实出色,比如郑和、侯显之类,都是难得的人才。

青楼拜吕洞宾

“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国人非之。”——《战国策》

要说青楼行业的祖师爷应当是战国时期的齐相管仲,他曾经开了一家国营青楼,用于补贴国家的财政收入。这个行业也就至此得到传承,历朝历代都有官营的青楼,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私营青楼也逐渐增多,后来就成为达官显贵们经常光顾的高消费场所。明清时期,扬州一些青楼就开始供奉管仲,将其视为青楼行业的祖师爷,青楼女子每天都要对着管仲扣头烧香,以祈求生意兴隆。

“娼家魔术,在在有之,北方妓家,必供白眉神,又称妖神,旦夕祷之。”——《清稗类钞》

除了管仲之外,传说中的民间大盗也曾被青楼请上排位,此人名叫盗跖。由于传言盗跖喜爱“取人妇女”,所以华北地区的青楼将盗跖当作守护神,并尊为“白眉神”。《万历野获编》记载道:“自春秋以来,娼妇人家,家家钦敬,大小奉祀,竟如祖宗一般”。而至于吕洞宾,也如盗跖一样,来自神话传说,据说吕洞宾游走凡间,常点化青楼女子,所以受到青楼女子的崇敬。但青楼是靠这些女子赚钱的,青楼老板自然是不会祭拜吕洞宾的,而是一些青楼女子渴望获得自由,才私下祭拜吕洞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