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瓷器收藏,元青花的概念到底存不存在?

这个问题问的好,让我们来讨论一下。

古玩瓷器收藏

青花瓷早在我国古代的唐宋时期就初见端倪,但是等它的烧制技术完全成熟是在我国古代元朝时期,在经过了两个朝代的交替更换才烧制出真正的青花瓷。品控最好的青花瓷当属由江西景德镇所烧制的。青花瓷属于一种高温釉下彩瓷器,在晾干的陶土上进行纹饰的装扮,在装饰完成之后的陶器上浇筑一层透明釉,最后在进行高温一次烧制,烧制成功的青花瓷颜色亮丽、素雅颇有中国水墨画的味道,十分受各国人们的喜爱。

虽然说江西景德镇烧制元青花已经有着超过七百年的历史,但是现代人们对元青花的研究与了解才仅仅六十多年而已,几乎在所有的元代青花瓷器上都找不到纪年标志来证明自己的身份。而在所存世的历史资料中对于元青花的记载资料也是十分的稀少,即使专家们用遍现代最为先进的鉴定手段,也无法证明元青花属于元朝所制,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给我们世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更是为我们留下了千古难解的谜题。

正是因为元青花有着这样奇幻的身世之谜,才会让收藏者们去怀疑元青花的概念到底存不存在?纵观史料我们可以发现元青花这一概念是却是存在的。由景德镇所烧制出的元青花属于高档的消费品,所以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它的消费群体肯定不是社会老百姓,而是一些皇亲贵族,另外元青花瓷器的做工精良,就仅瓷器瓶身上的图案都必须是当时社会中有名的画家匠师才可以完成,这种对技术的要求也就造成了其产量十分的稀少,在随着时间的流逝,存世下来的就更加的稀少,但也属于精品中的精品。

这第二个证明元青花瓷存在证据就是,在元朝时期对外贸易十分的发达,这做工精良的青花瓷自然也就成为了对外贸易的首选。据不完全统计,流失在海外的元青花瓷器高达一百一十余件之多,而在这一百多件的元青花瓷器中主要收藏于土耳其和伊朗等中东的国家,据史料记载:在元朝时期伊尔汗国(今土耳其)与元朝使节往来频繁的原因主要在于,元青花上所绘制的花纹与它们所信仰的伊斯兰教文化有着不谋而合之处,在当时社会还有波斯商人转播两国文化,元青花也就顺理成章成为了两国友好交流的使者,流失在海外的元青花瓷器成为了证明自己的最有利证据。

编辑

最后还有一个国内的数据得以证明元青花概念的存在,早在1949年以后,国内的文博单位开始大量的在民间征集元青花瓷器,在辽宁、天津、安慰、上海等地都有征集到各式各样元青花瓷器,而且最重要的是中国是元青花的原产地,怎么会没有元青花瓷器呢?之所以人们对它的概念至今模糊不清,只不过是因为目前专家们还没有研究出一套准确的鉴定方法罢了。

元青花精品赏析及拍卖成交价格:

1: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双鱼耳大罐,尺寸:高50.5厘米,估价:HKD 5,800,000 ~ 6,500,000,成交价:HKD 21,903,750 ,成交时间:2004.04.26,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4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2:元青花麒麟缠枝莲纹大碗,尺寸:直径29.5厘米,估价:RMB 12,000,000 ~ 15,000,000,成交价:RMB 13,800,000 ,成交时间:2019.11.30,拍卖公司: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元青花瓷器最初烧造多应波斯地区王公贵族之需,造型、纹饰、功用皆依自彼地之风俗而定,一改宋瓷影青之纤薄小巧,隽秀素雅之风格,往往以器形巨硕着称。本品撇口深腹,体量硕大,造型端庄稳重。通体以青花料绘饰,发色浓郁,浓重之处带有黑色结晶斑点。外壁装饰分上下两层,上绘缠枝莲花,胫部绘仰莲瓣纹。口沿内侧亦绘缠枝莲纹一周,底心青花圈内饰麒麟纹,周身衬以缠枝莲纹。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祥瑞之兽,和凤凰一样,也有雌雄之分。雄的称为麒,雌的称为麟,绝大部分人都使用“麒麟”这一约定俗成的统称。古人认为麒麟长有攻击性的犄角却性情温驯,是一种“贤德”的神兽。《宋书•志第十八•符瑞志中》记载:“麒麟者,仁兽也。牡曰麒,牝曰麟。不刳胎剖卵则至。麕身而牛尾,狼项而一角,黄色而马足。” 碗心所绘麒麟纹,头部细小,如鹿似龙,头顶绘独角,下巴处绘有须状鬃毛。体态优美轻盈,覆盖有鳞片,四肢纤细却有力。尾巴更偏向于马尾的造型。元代的典章制度严格规定了使用纹饰的不同阶级。《元史舆服志》记载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元庭下令:“禁服麟麟、鸾凤、白兔、灵芝、双角五爪龙、八龙、九龙、万寿、福寿字、赫黄等服”。这意味着上述特殊纹饰,只有皇帝和贵族才有权使用。绘有麒麟纹样的元代青花瓷器多为大型器皿,收藏比较集中于海外。主要的几件有:大英博物馆藏的青花缠枝牡丹飞凤麒麟纹螭耳罐;伊朗国家博物馆藏青花麒麟狮子花卉纹罐;土耳其托普卡帕宫的青花麒麟花果纹大盘(附图);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青花飞凤麒麟纹盘,参阅《故宫博物院藏元代瓷器-上》,故宫出版社,页50)。观察上述器皿可以发现,麒麟纹样一般作为主题纹样装饰在大盘中心,或者是作为辅助纹样装饰在大罐的肩部。元青花传世数量甚为稀少,如此绘工精良、品相佳好的青花麒麟纹大碗更是难得一见,堪称元代青花瓷器之中的佼佼者。

3:元青花孔雀牡丹纹大梅瓶,尺寸:高52.5厘米,估价:RMB 7,000,000 ~ 9,000,000,成交价:RMB 12,880,000 ,成交时间:2010.12.06,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5周年秋季拍卖会。

元青花孔雀牡丹纹大梅瓶为例,其体量巨大,高达52.5厘米,丰肩鼓腹,造型圆润壮硕,集中体现了元代游牧民族所崇尚的粗犷之美,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民族风采。其上以青花描绘纹饰,自上而下分别为缠枝山茶花卉纹、双凤牡丹图案、莲瓣纹,层次分明,构图虽繁,但密而不乱,主宾分明。腹部所绘“凤穿牡丹”作为主题纹饰也得到突出,所绘凤鸟形似孔雀,体态舒展,姿态优美。双鸟一雌一雄,其一引颈飞翔,另一回首相望,取凤求凰之意,整体画风飘逸,运笔流畅,极为典雅,寓意吉祥。古代传说,凤为鸟中之王,寓意富贵的牡丹则为花中之王,丹、凤结合,象征着美好、光明和幸福。凤凰,与龙同为人们臆想中的神兽,据《尔雅·释鸟》中郭璞所注凤凰特征为:“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而《山海经·图赞》说有五种像字纹:“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龙与凤的形象随着时代的推移亦逐渐有所改变,历朝历代均有不同的表现手法与诠释,细观元代青花瓷上所绘的凤凰,其形颇似孔雀。

4:元青花云龙纹大罐,尺寸:高28.5厘米,估价:RMB 8,000,000 ~ 13,000,000,成交价:RMB 11,500,000 ,成交时间:2018.06.19,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卖会。

此罐造型饱满,唇口,短直颈,丰肩,弧腹,为元青花经典造型。施釉肥厚滋润,釉色白中泛青,积釉处呈现鸭蛋青色泽。通体青花绘饰,颈部一周绘制卷草纹,近足处绘莲瓣纹,皆为元青花经典的边饰,余下皆留白,突出腹部为主题纹饰,布局简练,类似一例可参考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 青花孔雀牡丹纹罐」,高29厘米,与本件体量相若,亦为口沿、足胫绘纹饰,腹部留白绘主题纹饰。腹部通体绘二行龙纹,一龙昂首向前,一龙回首而望,皆张口露齿,肌肉鼓胀,气息豪迈雄劲,身材飘逸灵动,极具神采;龙为三爪,为元代青花龙纹标准制式;龙身周围绘制火焰状祥云朵朵,烘托龙之苍劲、洒脱、雄伟之势,整体笔法洒脱豪放,青花一色苍翠妍丽,有如水墨之凝重晕染,颇得笔墨意趣。多数元代龙纹瓷,龙鳞绘画皆为交错网状画法,而本品不同于前者,则是由细笔勾绘致密鳞片轮廓,可见绘画者用心至深和技法高超。公私典藏所见装饰龙纹之大罐多绘单龙,绘双行龙者寥寥可数,此件更见珍稀。本品之青花苍雅雄浑,彰显出一份浓郁的文人水墨画的效果,云龙的精神气质生动威猛,例如龙爪的刻画,显得比其余要锋利遒健,肘毛的刻画更见飘逸。

5:元青花莲花鱼藻纹撇口盌,尺寸:29.5厘米,估价:HKD 3,000,000 ~ 4,000,000,成交价:HKD 9,055,000 ,成交时间:2019.10.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秋季拍卖会。

6:元青花花卉缠枝牡丹纹大梅瓶连盖,尺寸:高47.3厘米,估价:无底价,成交价:HKD 8,799,750 ,成交时间:2003.07.07,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3年春季拍卖会。

7: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尺寸:宽35.5厘米,估价:HKD 5,000,000 ~ 8,000,000,成交价:HKD 8,100,000 ,成交时间:2016.11.30,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秋季拍卖会。

此罐纹饰从上往下分五层,颈上绘海水波涛纹,肩部绘缠枝莲纹,腹部饰六朵缠枝牡丹,或仰或侧,叶片丰腴,花边衬白色联珠,更添立体感,下腹饰卷草纹,胫部为仰莲瓣纹,每层纹饰皆以两道弦纹作间隔。器底无釉。此罐器型浑圆饱满,为元青花大罐的典型风格。青花呈色浓淡有致,绘画自然流畅,六朵牡丹花姿态各异,如同卷轴画一般徐徐展开,为元代青花瓷巅峰时期之作。此类大罐的存世量十分稀少,而且每件在绘画的细节上都独具特色。

8:元青花缠枝花卉凤纹梅瓶,尺寸:29.2厘米,估价:HKD 3,000,000 ~ 4,000,000,成交价:HKD 3,422,400 ,成交时间:2004.04.25,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4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9:元青花水波云龙八宝纹罐连荷花叶形盖,尺寸:32.5厘米,估价:HKD 3,000,000 ~ 4,000,000,成交价:HKD 3,344,750 ,成交时间:2000.05.02,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0春季拍卖会。

青花瓷,单听名字就够美的了,欢迎瓷器交流。

喜欢收藏的人最忌讳的是什么?

喜欢收藏的人最忌讳的是什么?

我是“以瓷惠(会、慧、汇)友”,对中国古瓷器的鉴藏有近三十年的实战经历和丰富经验,早在十几年前就发表过《古玩鉴定的误区》、《浅谈瓷器的手感》、《瓷器鉴定中的“望、闻、问、切”》、《气泡在瓷器鉴定与鉴赏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和作品,现在就古董鉴定问题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现在入驻自媒体平台,期待与所有真爱古瓷的朋友坦诚沟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共同进步!感谢各位朋友的捧场关注与点赞!谢谢!

而且声明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个人的收藏,万不得已用别人的图片,我会特别注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图片远不如实物精美漂亮,没办法,个人技术不行,光线、角度、距离都把握不好,大家凑合着看吧,能说明问题就行。

为了更好、更直接地与各位瓷友沟通和交流,“以瓷惠友”已经开通了“西瓜视频”,已发“蚯蚓走泥纹的前世今生(一)、(二)、(三)”、“定窑何以成为五大名窑之一,应该如何鉴定”等视频,欢迎喜欢探讨瓷器鉴定真谛的朋友观看、评论,后续我会开通“西瓜视频直播节目”,方便与有瓷器鉴定鉴赏需求的同道沟通,敬请期待!回到话题上来。

喜欢收藏的人最忌讳的是什么?

喜欢收藏的人最忌讳的是不懂装懂和疑神疑鬼。

“不懂装懂”之所以是喜欢收藏的人之第一大忌,就是因为“知识经济”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来不得半点虚假,而“不懂装懂”,打肿脸充胖子,自欺欺人,最终必然害人害己,落得个人财两空、名声扫地、罪在不赦的可耻下场,是以应该为正人君子之第一大忌。

而“疑神疑鬼”则是“不懂装懂”、一知半解、略知一二者的必然结果,由于仅仅满足于对表面的、非本质的外在特征的了解和把握,而对于不可逆、不可仿、不可复制与无可取代本质特征的忽视、漠视与无视,所以难免会“疑神疑鬼”、自相矛盾与模棱两可,缺乏客观性、本质性和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特性,显得主观、狭隘、随意,毫无可靠性与可考性可言。

“疑神疑鬼”的必然结果就是反复无常、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信口雌黄,为正道人士所不齿,为人民大众所唾弃,为正人君子所鄙夷。

一家之言,不足为信。

上几件收藏品图片,以证上言,以饷同道。

北宋官窑鼎盛期神圣之品天青釉双耳三足鼎式香炉。

北宋哥窑鼎盛期神级臻品米黄釉金丝铁线纹弦纹三足双耳鼎式香炉。

北宋哥窑早期神级臻品米黄釉百积碎弦纹簋式香炉。

最好的鉴定方式是什么?

亲爱的收藏爱好者,老天爷赐给我们五官六窍,就是让我们体会这个大千世界,就是让我们感受一下人世间的最美好的东西,普通人都知道,衣食住行,饭菜好吃吗,你自己尝尝味道,酸苦甘辛咸立马分明,如果人家再介绍,说多少好话,就是吹嘘是天上玉皇大帝的厨子做的,不好吃就是不好吃,好吃就是好吃,不用别人教你,你妈妈生你下来,你就是一个天生的美食家了,让别人跨三跨四,完全没有必要。衣服也是一样,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你看看国内国外的时装秀,就是让你自己感觉的,喜欢不喜欢一件衣服,穿上,立判分晓,漂亮的衣服别人看见了赞美,你自己也觉得自鸣得意,沾沾自喜,给你涨精神,帮你撑面子。那些豪车几百万,为什么,漂亮,就是好看,如果漂亮都做不到,怎么叫豪车。高级酒店住的房子那个不是精美绝伦,装修豪华,这些东西散发的气息就是不一样,你怎么知道的,就是比较啊,谁家的鱼香肉丝做得好,谁家买的包子好吃不好吃,吃一下你自己就清楚了,所以说,收藏古玩,包括字画,瓷器,玉器,铜器,家具等等,你就使用我这个办法,任何人也骗不了你,一副名家的字画,是不是真的,你一定去比较一下,一目了然,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当然是和真的比较了,如果比真的还漂亮,各个方面都是这样的,那你的东西就是真的,至于专家教授的意见,就是参考,因为每个人都出发点不一样,我们老百姓有几个看懂梵高的向日葵,又有几个看懂毕加索的画,什么印象派,写实派,反正只有能够卖出高价钱,什么牌也可以创造出来,只有画家自己知道,自己画了一个什么东西,其他的人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附庸风雅,乱七八糟,一头雾水,我觉得真正的中国画家齐白石,徐悲鸿,刘继卣,张大千,关山月,赵少昂,李可染,范增,傅抱石,崔如琢潘天寿,吴冠中,黄胄等等画家,他们的字画就是好,格调高远,落笔有力,线条清晰,整个字画是一种享受,美不胜收,所以你要是收藏,你就比较比较,能够反复比较,由近至远,由小到大,他们的妙处不胜枚举,有的气势磅礴,有的小鸟依人,有的美人如画,有的身临其境,,,,,总之就是,把好东西拿出来,一起看,通过比较一下的方式淘汰不好的,自然而然就产生出好东西了,人们和你的感觉一样,赞不绝口。

其实中国瓷器也是一样鉴别,不管是什么博物院,什么专家教授,我们比较一下吗,我的东西比你好,比你漂亮就值得收藏,就有价值,瓷器也没有写什么人制作的,都是历史上的能工巧匠匠心独具制作出来的,你管他有几件元青花,几个汝窑瓷器,凭什么别人就是好的,我的看起来各个方面都胜人一筹,偏偏说我的不好,肯定是居心叵测啊。所以我觉得中国文明五千年,保存下来的东西相当的多,人们机缘巧合,你可能就得到了一个好东西,那你就好好珍惜,好好收藏,如果你有一天不想收藏了,想卖钱,也可以比较一下吧,这样你是独一无二的或者巧夺天工的,或者稀罕不多的,可以待价而沽,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随着科技进步,互联网时代,收藏鉴定也越来越简单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我的收藏好不好可以比呀,一比就原形毕露了吧,都是人力而为,不要太过于迷信专家,我们大家都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都是社会财富的创作者和享受着,我们注重收藏,是因为我们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文化,对不对让外国人做选择,这个时代也快要过去了,对不对让专家做选择,这个时代也要过去了,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的时代,何不让你的好东西,好收藏去比比看。我愿意拿我的这个钧瓷碗和天下所有的钧瓷碗比较一下,看看是不是天下第一钧瓷碗。珠光宝气,色彩斑斓,桃心碗,龟裂背,光彩夺目,巧夺天工,可谓中国瑰宝。

五十多岁男人适合佩戴什么手表?

人生七十古来稀,五十多岁何言老,要问佩戴什么表,那就全凭各人了。手表,怀表,石英表。手表有多功能自动表,手动表带动力储存指示的…。省事戴自动表,长去活动场合的戴多功能表,守时定时戴手动表,每晚按时上表。怀旧玩怀表。无论进口表,国产表,高档表,普通表,都能戴出彩。看你如何选表戴表。做人低调戴块百十元的表与高调戴万元表沒有多大曲别都是看时间,时间是不分贵贱的,但反映时间的计时器是有贵贱的。五十多岁的人是成熟的戴什么表也就不重要了,时间选择应人而异随心所欲吧。

如何成为一名收藏爱好者?

我是“以瓷惠(会、慧、汇)友”,对中国古瓷器的鉴藏有近三十年的实战经历和丰富经验,早在十几年前就发表过《古玩鉴定的误区》、《浅谈瓷器的手感》、《瓷器鉴定中的“望、闻、问、切”》、《气泡在瓷器鉴定与鉴赏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和作品,现在就古董鉴定问题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现在入驻自媒体平台,期待与所有真爱古瓷的朋友坦诚沟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共同进步!感谢各位朋友的捧场关注与点赞!谢谢!

而且声明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个人的收藏,万不得已用别人的图片,我会特别注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图片远不如实物精美漂亮,没办法,个人技术不行,光线、角度、距离都把握不好,大家凑合着看吧,能说明问题就行。

为了更好、更直接地与各位瓷友沟通和交流,“以瓷惠友”已经开通了“西瓜视频”,已发“蚯蚓走泥纹的前世今生(一)、(二)、(三)”、“定窑何以成为五大名窑之一,应该如何鉴定”等视频,欢迎喜欢探讨瓷器鉴定真谛的朋友观看、评论,后续我会开通“西瓜视频直播节目”,方便与有瓷器鉴定鉴赏需求的同道沟通,敬请期待!

如何成为一名“收藏爱好者”?

要成为一名“收藏爱好者”很容易,但如果要成为一名“合格”、“优秀”、“优异”的“收藏爱好者”则很难,这是因为:

如果你只是想成为一名庸俗、市侩、卑微的“收藏爱好者”的话,应该说太容易、太简单、太随便、太随意就好,爱好什么买什么,喜欢什么买什么 ,管他什么对与错,管他什么 好与坏,管他什么美与丑,我爱好、我喜欢、我愿意就好!多么自由,多么奔放,多么嗨皮!

道听途说也好,略知一二也好,浅尝辄止也罢,没人说,没人管;缘木求鱼也好,按图索骥也好,刻舟求剑也罢,没人说,没人管;嗜痂成癖好,削足适履也好,坐井观天也罢,没人说,没人管,何其自由?然则凡事有利则有弊,这样的自由之人究竟能走多远呢?无人关注。

如果你要立志成为一个“合格”甚至是“优秀”与“优异”的“收藏爱好者”,进而成为一名“收藏家”甚或“收藏大家”的话,那么你就必须率先弄清楚“知识经济”与“经济知识”的本质差别,立足于“知识经济,知识先行,知识伴行,知识领行”。

要深切懂得唯有“知人所不知,识人所不识,辨人所不辨;悟人所未悟,懂人所未懂,能人所未能”者,方能“得人所不得,得人所未得,获人所不获,获人所未获”的“知识经济”的至理名言,在自己成为所爱好的收藏品尤其是古董古玩收藏品的行家与专家之前,绝对要克制自己的贪欲、贪念,要深切懂得唯有此时忍得住,才能未来走得远、走得顺、走得好的道理。

只有当你已经成为你所爱好行业的行家里手甚或是专家能手的时候,你才有的是时间,有的是机会,有的是机缘去“捡漏”,去“捡天漏”,去天天“捡天漏”!

上几件收藏品图片,以证上言,以饷同道。

元青花精品缠枝花卉纹玉壶春小瓶。

元青花精品卷草凤凰纹小扁执壶。

元代鼎盛期神级臻品黄釉青花诗文弦纹五圆支钉大笔洗。

元青花鼎盛期神级臻品鱼藻纹碗。

元青花鼎盛期神级臻品花卉龙纹高足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