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古玩市场在哪里,李清照为什么说他素无分香卖履之意?
从起初的爱慕到最后“殊无分香卖履之意”,是婚姻自“昏”到“原来如此”的真相大白的过程。
李清照出生于文人士大夫之家,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其母亦很有文学修养,家里藏书颇丰,加上她自幼聪慧,才华过人,因而“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十六岁时,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使得“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
赵明诚早就仰慕李清照的诗词才情,一场有着“中国情人节”之称的元宵节为他提供了结识李清照的契机,二人邂逅在花灯之下,“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情调喷薄而出。赵明诚对李清照一见倾心,再见二人已是相携相伴的夫妻。
赵、李虽为官二代,然“赵、李族寒,素贫俭”,因此太学生赵明诚每当初一、十五告假回家与妻子团聚,常常典当衣物换钱到相国寺购买碑文、果实,虽生活拮据,但他们乐在其中,“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之后尽管李格非因政治风波革职返乡,李清照受到株连,随后还乡与丈夫分离,但二人的感情未受影响,大有“小别胜新婚”之概。
在此期间,李清照用一首《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抒发了与夫君分居两地的愁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写出了赵、李彼此的思念;“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写出了相思之浓郁,久久挥之不去。
再后来,赵明诚一家也因政治灾难在京师失去了立足之地,于是赵、李在青州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整理古籍之余,以“赌书泼茶”取乐,以至李清照直呼“甘心老是乡矣”。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岁月静好的婚姻至此“戛然而止”,之后的战争和战火下的颠沛流离见证了婚姻的阴暗面。
婚姻后期:在山河破碎里认清婚姻婚姻不仅是花前月下,郎情妾意,还有在现实面前的考验。
1121年,李清照赴莱州探望任莱州知州的赵明诚,彼时赵明诚忙于应酬,无暇顾她,因此李清照在“寒窗败几无书史”的小室里写下了《感怀》一诗,“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道出李清照受冷落之感。二人之间的琴瑟和弦、你侬我侬成为不可触摸的曾经。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辗转流离间,赵、李打算卜居赣水上。哪知是年五月,赵明诚被任命为湖州知州,于是李清照暂居池阳,赵明诚独自一人前去赴召。
是日,只见赵明诚“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俨然成竹在胸、要大干一场的模样,丝毫没有流露出惦念妻子而不舍的神情。当李清照问他如果突发战争该要怎样,赵明诚戟手回复道:“跟着众人走,如若万不得已,先扔掉包裹箱笼,再扔掉衣服被褥,然后再扔掉书册卷轴和古董,只是那些宗庙祭器和礼乐之器不能扔,要和自身共存亡,别忘啦!”遂驰马而去。
“戟手”指伸出食指、中指指人,形容愤怒或勇武之状,此处当取愤怒之意。可见,赵明诚在抛下李清照独自赴职时,二人的对话充满了火药味:李清照因将要一人在战乱中承受所有而有所责备,赵明诚则因李清照啰啰嗦嗦、耽误他赴任而怒火中烧。二人的婚姻似乎快要走到尽头。
“婿”乃是丈夫,本意是有老婆而无暇顾家的人。赵明诚无论是在莱州任职时让李清照独守一室,还是赶赴湖州时毫不掩饰的迫不及待,无不是婿之本意的具体演绎。然而,赵明诚途中“冒大暑,感疾”。李清照一日夜行三百里去看望他,悲泣不已,仓皇无措不忍问后事。八月十八日,赵明诚“取笔作诗”后溘然长逝,“殊无分香卖履之意”。
“分香卖履”语出曹操的《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
曹操临终时,说:“我的婢妾和歌姬都很辛苦,让她们住在铜雀台,好生安顿她们。在台堂上放六尺床,挂上灵帐,早晚供祭食物,初一、十五两日,从早至午,向帐中献舞奏乐。你们要时时登上铜雀台,看望我西陵的墓地。剩余的香可分给诸位夫人,不必用作祭祀,各房的人无事做,可以学着制作鞋子去卖。”
原来“奸雄”曹操也有温存的时刻,行将就木之际担忧的却是诸夫人的生计。“分香卖履”后比喻临死时对妻儿念念不忘。
“殊”是很、非常之意,“殊无分香卖履之意”指一点儿也未表现出对妻子(李清照)的牵念之意,可知赵明诚与世长辞之时未多看李清照一眼。李清照风尘仆仆地赶来,到最后连赵明诚的一声谢谢都没捞到,她的情终究是错付了。
从赵明诚扔下李清照独自去赴召时的决绝就可看出他的无情,因此赵明诚临终之际“殊无分香卖履之意”在意料之中,顺理成章而已。
患难见真情,一场战争轻而易举揭下了赵、李婚姻的遮羞布,婚姻的阴暗面暴露出来,真实之中褪去了一代才女的传奇色彩,神仙眷侣的佳话世间鲜有。
从赵、李的婚姻中得出的关于婚姻的三个真相婚姻的门当户对是精神层面的门当户对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多指财力相当、名望相似,赵、李的结合即是所谓的“门当户对”。赵明诚的父亲是吏部侍郎,李清照的父亲是礼部员外郎,且赵、李族寒,素贫俭。但是,如果夫妻俩三观不一致,互相看不顺眼,那么所谓的“门当户对”仅仅是形式而已,空有皮囊而内在不协调,犹如生长在淮北的橘,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赵、李屏居青州时,在收集的书籍达到要求之后,便将其编上甲乙丙丁的号码放在了归来堂的书库里。若要讲读,须在簿子上登记,方可取出书籍。如果书籍受损或被弄脏,那么此人须把它揩干净恢复如初,改掉随意对待书籍的作风。
本以为看书方便了,但这种要求反而让李清照心生不安,难以忍受。于是,李清照宁可节衣缩食,用省下来的钱买想要的书籍,也不想受困于那些条条框框。
对李清照而言,书是用来读的,不是像宝贝一样用来珍藏的,而赵明诚似护犊子那般将其视若珍宝,前者以人为本,后者却恰恰相反。此乃二人在观念上的冲突,他们的关系其实在这时就已经产生了些许不和谐的变化。
李清照虽是女子,却有着男子的豪情气魄。当她还是个初涉世事的少女时,就在《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里通过讽刺唐明皇,总结“安史之乱”的历史教训表达对国家社稷的关注和忧虑。在《夏日绝句》里更是凭借吊唁项羽讽刺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苟且偷安。但是赵明诚呢,1129年罢守江宁,独自弃城而逃,其行为与李清照所推崇的英雄气概背道而驰,不能不让她汗颜,大失所望。他们的婚姻裂痕更深了一层。
初次相遇,赵明诚对李清照一见钟情,在没有深入了解的前提下就步入了婚姻殿堂,所以他们的婚姻一开始就具有瑕疵。若想在日后的相处中渐渐磨合,磨平各自的棱角,就要做好随时迎接火花四溅的准备和预想到各种折磨人心的可能。
事实表明,赵、李之间有摩擦,有痛苦,但二人是否事先预料到了种种不愉快,我们不得而知。因此,婚姻最好是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旗鼓相当的婚姻有时并不幸福当相去甚远的男女结为夫妻时,通常会冒出“不般配”三个字,可即使旗鼓相当,有时也存在不般配的情况。
李清照才华横溢,是公认的才女;赵明诚是太学生,学富五车,二人可谓旗鼓相当,而李清照在诗词上的成就甚至比赵明诚更胜一筹。
李清照曾作《醉花阴》寄给出外未归的赵明诚,以此传达她的心情。赵明诚读罢,花了三天时间作词五十首,然后把他的词和李清照的词混在一起叫人评鉴。友人品后说:“只三句绝佳。”这三句就是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得亏他的朋友不知道这三句词出自李清照之手,否则他将会多么尴尬。
屏居青州时,每每吃完饭,赵、李坐在归来堂烹茶,指着堆积的书史,说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猜中与否定胜负,然后依据胜负作为饮茶的先后。李清照博闻强识,自然是她赢的次数多。
由此观之,赵、李不但旗鼓相当,而且在某些方面有女强男弱的倾向。古时,女嫁从夫,夫是一家之主,夫的权威、尊严自不消说。普遍之中,赵、李的结合却稍显意外。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赵明诚也不例外,因此面对李清照的强势,赵明诚难免意难平,如此日积月累,也就不难理解婚姻后期赵明诚为何对李清照渐渐冷淡疏远。
强势的妻子和小鸟依人的妻子,似乎丈夫更喜欢后者,因为后者肯定了丈夫的家庭地位,满足了他的自尊心。就如《红楼梦》里的贾琏,在迎娶王熙凤之后,无人不称颂他夫人,他反倒退了一射之地。因此相对于“夜叉星”王熙凤,贾琏更加偏爱温柔如水的尤二姐。可见,旗鼓相当的婚姻有时并不幸福,如果一方懂得适当地示弱,不失为使婚姻长久经营下去的缓冲剂。
婚姻不是赌博,没有绝对的输赢正如前文所说,如果婚姻太过较真,有时反为不美。
李清照少年得志,重视自身感受的自我意识也早早地被唤醒,不会像其他女子那样觉得自己微不足道,毕竟古时的女子处于附属地位。所以李清照才在往莱州探望赵明诚时因被他冷落以至独守空房而写出《感怀》一诗阐发略带怒气的感慨;才在赵明诚弃舟登岸赴召告别时“余意甚恶”,露出不满的情绪,那样子似乎在说:“你只顾自己飞黄腾达,却对身为妻子的我置之不理!”因此赵明诚随后做出的表示愤怒的戟手动作也可看成是对李清照“余意甚恶”的回击。
夫、妻是词语“夫妻”的两部分,是一个整体,又不是整体,因为各有各的脾气。然夫、妻能组合在一起,紧紧挨着,是因为能够求同存异,相互交融。宽容、体谅是求同存异的前提。赵、李由起初的恩爱到后来几欲形同陌路,或许就在于宽容和忍让的缺失。
北京博览城怎么样?
感觉不错
这里有著名的蓬莱仙境,有“海上仙山”长岛,有风光迷人的养马岛和秦始皇三次登临的芝罘岛。众多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使烟台形成了 “三区十景一条带,四城五园六条线”的旅游布局,建成了以金沙滩、养马岛、蓬莱阁三个旅游区为主体的十大旅游景点;开发了西起莱州三山岛、东至牟平养马岛的一条沿海旅游观光带;建成了中华民俗博览城、黄海游乐城、塔山竞技游乐城、芝罘岛海滨美食城等四城;完善了世界水景园公园、南山公园、烟台山国际海洋公园、炮台山公园、毓璜顶公园等五园;开辟了秦始皇东巡线、中日友好徐福东渡线、胶东民俗旅游线、人间仙境旅游线、文物古迹旅游线、海上六岛旅游线等六条旅游热线。越南有哪些城市?
越南的城市有河内、胡志明市、海防、岘港、芽庄等等。
1、河内:越南直辖市,也是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越南第二大城市,是越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历史文物丰富,名胜古迹遍布,享有“千年文物之地”的美称。
2、胡志明市:隶属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在湄公河三角洲东北、同耐河支流西贡河右岸,距出海口80公里,面积2094平方公里。
3、海防:越南北部的滨海城市,越南第三大城市,面积1503平方公里。海防市离越南第二大城市河内的东北部102公里,是越南北方的直辖市。
4、岘港:越南中部滨海城市,越南第四大城市,面积1285.4平方公里。岘港湾为深水港,海运业规模较大,在汗江口东岸,北临岘港湾。海湾呈马蹄形,港阔水深,形势险要,为天然良港。
5、芽庄:越南中南部沿海城市,庆和省省会,以其质朴的海滩和卓越的潜水环境迅速成为受欢迎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吸引大量东南亚地区的背包游客,芽庄湾是世界最美丽的海湾之一。
我国古代战争史十大名关第一山海关?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古代战争史上,关隘的作用是很明显的。不少人对此持怀疑态度,一个关隘,真的可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吗?难道不能绕过去吗?
确实是这样,没有绕不过去的关隘,就算是连点成线的万里长城,或者马奇诺防线,都有可能被绕过,更不说一个点的关隘了。那为什么还要派重兵守着关隘呢?我们来看看山海关。这个号称天下第一关的要地。
名曰山海关,这个关果然是连接着山海,这地方是靠海的一条走廊,号称辽西走廊,是东北与内地连接的重要通道。
山海关就屹立在这个通道上,北边连着燕山,南边直达渤海。如果想绕过去,也不难啊,或者下海浮渡,或者绕道北边,总可以通过这道关。
明末时候的皇太极,肯定也是这样想的。
但是海路运兵,代价很大,需要造船,满洲人还不习水战,上船一晃,吐得七荤八素,还打什么账。
所以皇太极想骚扰大明,基本就是走北边绕道的办法。
上图所示,红色的先就是山海关扼守的辽西走廊,除此之外,还可以走上面蓝色和黄色的路线,不仅不好走,还绕的远。
但是这也不是办法,我们都知道,兵贵神速,北边连绵大山,不好走,特别是对于满洲的骑兵,简直是太憋屈。
行走缓慢,就有一个威胁,让对手知道了行踪,那就可以伺机打伏击,或者偷袭。
更重要的是,虽然能溜过去,但是还是把大军留在身后,这是个巨大的隐患,万一守关之兵调转枪口杀过来,可是要腹背受敌的。
皇太极就吃过这样的亏,天聪三年,皇太极决定绕过山海关,从北面绕道入关劫掠。当是这个决定一提出来,就遭到两大贝勒代善和莽古尔泰的反对,理由是:“劳师远袭”、“粮匮马疲”、“众寡不敌”、“恐无归路”,这些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皇太极不听劝阻,坚持北道入关。
绕路攻破长城的几个关口,然后直奔京师,可把紫禁城里的崇祯皇帝吓得不轻,但是清军擅野战,不善攻城,再加上各地勤王军很快调集至京,皇太极军事上并没有占什么便宜,在出关退走之时,还遭到伏击,差点小命都丢了。这也是皇太极军事生涯上危险的一幕。
皇太极像
最后大清入关,还是靠吴三桂投降清军,多尔衮才可以带着大清骑兵,浩荡入关,最终夺取大明的天下。
由此可知,险关确实可以绕过,但是就算绕过去,也是很危险的,因为前后夹击,被包了饺子就不爽了。
篇幅所限,先说说山海关,潼关留着以后再分析。
敬请关注~欢迎右上角关注@历史宝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