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古玩怕打眼,古玩收藏入门到底难不难?
古玩收藏入门到底难不难?普通人可以搞收藏吗?
“古玩收藏入门到底难不难”这个问题的重点在于“入门”者本人的素养、修养与学养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的高低,而不在于“古玩收藏”这件事本身,正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难易是相对的,是因人而异的,而绝对不是千篇一律、一成不变和固定不变的。
对于具有一定文化艺术审美素养、修养和学养的人而言,“古玩收藏入门”就相对极其容易和简单,因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其实都是相融相通、相互关联、相近相若更相似相类、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真知无怪”,是之谓也。
但对于那些文化素质低下、艺术修养缺失、审美趣味恶劣者而言,“古玩收藏入门”就相对困难和复杂得多。“少见多怪”失之必然。现在鉴藏市场上绝大多数的所谓卖家和买家,其实都只是拿“古玩”当做普通生意的“古玩收藏”的门外汉。这既是一种悲哀,更是一种机遇。
“普通人可以搞收藏吗?”答案是肯定的,普通人当然可以搞收藏,但一定要记得量入为出、量力而行,不可好高骛远,不可不懂装懂,不可自欺欺人。
“收藏的目的应该是快乐而绝对不能是金钱”,越是眼里盯着钱,心里想着钱,嘴里喊着钱的,金钱反而会越是离你而去,这是万世不易的铁律!
如果真要在收藏领域突破“普通人”的身份、地位的束缚,要脱颖而出,要出类拔萃,要一骑绝尘,那就一定要“忍人所不忍,受人所不受,能人所不能;知人所不知,识人所不识,辨人所不辨;悟人所未悟,懂人所未懂,敢人所未敢”!
总体而言,“古玩收藏之门”易入难出,入易出难,在自己成为自己最感兴趣的“古玩收藏”门类中的某一领域里的真正“行家”甚至是“专家”之前,谁如果能忍得住自己的贪欲与冲动而只肯“用时间和智慧去冒险,而绝对不用金钱去冒险”者,谁就能最终成就“古玩收藏界的”无敌霸业。
我是“以瓷惠(会、慧、汇)友”,对中国古瓷器的鉴藏有近三十年的实战经历和经验,十几年前就发表过《古玩鉴定的误区》、《浅谈瓷器的手感》、《瓷器鉴定中的“望、闻、问、切”》、《气泡在瓷器鉴定与鉴赏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和作品,现在就古董鉴定问题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现在入驻自媒体平台,期待与所有真爱古瓷的朋友坦诚沟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共同进步!感谢各位朋友的捧场关注与点赞!谢谢!
而且声明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个人的收藏,万不得已用别人的图片,我会特别注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图片远不如实物精美漂亮,没办法,个人技术不行,光线、角度、距离都把握不好,大家凑合着看吧,能说明问题就行。
为了更好、更直接地与各位瓷友沟通和交流,“以瓷惠友”已经开通了“西瓜视频”,已发“蚯蚓走泥纹的前世今生(一)、(二)、(三)”、“定窑何以成为五大名窑之一,应该如何鉴定”等视频,欢迎喜欢探讨瓷器鉴定真谛的朋友观看、评论,后续我会开通“西瓜视频直播节目”,方便与有瓷器鉴定鉴赏需求的同道沟通,敬请期待!
上几件古玩图片,以证上言,以饷同道。
清代脱胎12瓜棱南瓜式漆盒。
明代永宣内外网豹纹大盆。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无框六字篆书款椒红地真金珐琅彩郎世宁绘双犬诗文象耳盘口瓶。
就不可能没有打眼吃药的经历?
玩收藏打眼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初学收藏者。一些老玩家在不熟悉的项目照样打眼。譬如说我玩收藏七八年了。地摊儿上一般的东西都能看出新旧。玩收藏前一两年经常打眼,慢慢的才逐渐能淘到宝贝。去年我对竹雕笔筒很感兴趣。地摊上遇不到古玩店里基本一个都上万。于是就在网上看能不能淘到。一天在一个网站上看到一个笔筒,很精美。还是属于那种拍卖的网站。最后1000多拍到手。等邮回来拆开一看,当下就傻眼了。一看就是个新货。还有呛鼻的化学做旧的味道。所以如果在地摊上的话,我一眼就能看出是假的。当时在网上照片拍的很漂亮,也闻不到味道。
打眼会不会发生,往往就是在交易发生前的一分钟里决定的。那瞬间虽短,考验的却是收藏者的心态、心理素质以及经验等很多东西,而往往起决定作用的是心态,也就是收藏者是否要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选择博弈。
鉴定毕竟是一种眼学,是对比、淘汰、排列,当经验够用的时候,买进真东西的把握就会大一些。而当收藏的经验不够,遇到一件无法用你的经验和知识去解读的东西,你又认为机会不等人,一旦错过就没有了,那么你就不能不进行一次博弈了,这种博弈的结果往往就是打眼。
瓷器收藏是古玩收藏中的大项?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首先我们可以了解古玩收藏的价值是什么?
一、古玩收藏价值
瓷器除了她本身的艺术与历史价值之外,最值得称道的是器物带给藏者的遐思。特别是古玩收藏,自我所爱可谓“珍玩”,不仅自尝且可宝之,可谓"珍",以珍之心藏而尝之,又每每与同好交往,全是沉浸于快乐之中,这是收藏的价值。
佳逸茶具 | 什么样的瓷器值得收藏?
如今真正到宋代的器物,尤其是完整细路精品已极少。仅就千年的历史空间能带给藏者与尝者的回味已可使人醉然,况且在手中把玩。人生能以千年之物而返往其中,非真爱好难以体验。所以一件器物的传承收藏之不易又可为此再添上神秘。这些价值或有过于器物自身的经济价值。
佳逸茶具 | 什么样的瓷器值得收藏?
二、古玩市场风险
《北京现代商报》的报道披露说,江浙富豪现在像炒房子、炒股票一样炒艺术品。比如,他们对某个画家的作品感兴趣,就会不管多高的价位先把这位画家所有的拍品买断,再囤积起来,然后再抛出,结果就导致这位画家的拍品比市场实际价位要高几倍,虚高现象尽管已经引起业内人士的注意与警觉,但还是有专家认为,艺术品价位上升成为势头,在3到5年内不会下跌。这样的结论等于变相为艺术投资市场做“托”,容易让一些不懂艺术的投资者盲目跟风,由此积累不小的市场风险。
瓷器
还有一次听收藏家马未都百家讲坛说:一位老先生被迷惑亲眼见看着盘子挖出来的,花了一百二十多万买下了汝窑盘子,竟然是假的,那是老先生一辈子的积蓄啊。老先生听完马未都的话脸一下就煞白,手都开始哆嗦。
所以马未都说收藏这个事情还是要量力而行,不能为了收藏平时生活都不顾了。
汝窑
三、收藏误区
无论我们所说的汝窑的天青色,龙泉窑的豆青色,还有钧瓷的钧红或者说是牛血红,乃至定窑的黑白花,所有的颜色都是靠颜色釉来遮盖当年瓷的那种发灰或者是泛黄的,它的名贵是因为年代久远,有文物价值,但严格来说,就是当年工艺不到位,不要认为彩釉才值钱,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
佳逸茶具 | 什么样的瓷器值得收藏?
这个话题说回来有很多的例子,就如我们做玻璃、造纸等做到通透/洁白是最难的,然而一旦工艺技术达到了,大量的产品都是以满足工艺要求的洁白为主流产品,很多年前,纯透明或者是透明度高的玻璃产品很难制作,就会在玻璃里面加茶色或者是蓝色以掩盖玻璃质地的不透明,但工艺达到之后,纯透明的玻璃成为主流市场,这个时候你想买点茶色或者是蓝色的玻璃制品反而更贵,这就是市场供求关系造成了这种不合理的价格,造纸也是一样的道理,现在市场上的纸以洁白为主流,就认为洁白的纸普通、不高端,稍微带点米黄色的纸就显得有年代感,价格也反而更贵。
佳逸茶具 | 什么样的瓷器值得收藏?
当年瓷器工艺不能做到纯白,就是陶土里含铁量高,即便当年的皇帝也用不上我们今天的白瓷,我们今天的很多人、物、事,都迷信,说我们的祖先都太聪明了,很多东西我们祖先已经做到了,我们现代永远无法超越,这个概念是错误的,事实上,现代很多工艺包括书法、绘画等都已经远远超越了我们的祖先,只不过我们的祖先在那个时代创立了一个标杆,在相对高度我们是不可逾越的,但绝对高度上我们早早就超越了,因此,无论宋代五大名窑是多么工艺精湛的鼎盛时期,都烧不出洁白的纯白瓷,这是不争的事实。
青花瓷 瓷器
一件瓷器是否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已经不仅仅取决于是否历史悠久,更重要的是它有没有观赏价值,当今的陶瓷收藏领域,古瓷已不再独步天下。现代瓷器凭借其精美的做工、价格适中、符合现代审美而受到收藏爱好者的追捧,成为艺术品收藏新贵。所以瓷器收藏不能止步于越旧越好与越贵越好,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真正藏己所好。
佳逸茶具 | 什么样的瓷器值得收藏?
好茶,岂止于茶
茶好器不对,是暴殄天物
茶遇好器,妙不可言
我是佳逸茶具茶小逸
只做好茶具,让喝茶更快乐
更多茶器知识关注公众号佳逸茶具网城
记住哪些招数肯定不吃亏?
在地摊上买文玩,空空觉得就是图个乐而已,所以大家也别想着去捡漏,但是在地摊上买这十样是肯定不吃亏的。价格实惠又适合自己DIY,何乐而不为呢?
手捻小葫芦手捻小葫芦,地摊上一般3块钱,5块钱随便挑,一般也吃不了药,挑一个自己喜欢型儿,皮干净的,龙头没有断的。不过能挑到特别小的,精品,就比较难了。
秋子其实地摊上千万别相信这是狮子头,是虎头,只有鸡心和秋子。秋子朴素,因为量大便宜,所以可以找到完美配对儿。
千眼菩提地摊上一般千眼菩提也很多,多为原籽,吃药的可能性小,一般10块以内一个,挑个头大的,纹路自己喜欢的。回家自己DIY。很好玩儿。
琉璃地摊上,很多摊儿主说什么南红啊,松石啊,都别信,基本上没真的,但是琉璃还是可以考虑的,几块钱买几个当配珠用,手串就免了哈。
象牙果摊上儿有很多卖象牙果儿的,假的很少,因为作假的成本比原材料还贵。几十元不等。挑个没有瑕疵的就好。
山桃核山桃核一般挑个头大的,圆的最好,自己一颗一颗的挑。
橄榄核地摊儿上淘到南工的精品,0%的概率,100%的机器雕刻,几十元不建议买,如果非要入手,可以考虑单籽儿,可以玩玩。
红酸枝其实红酸枝是地摊儿最常见的,手串也好,把件儿也好,如果他说是小叶紫檀,别理他,不可能。
黄杨木不过10块20块的,买个随便玩玩也可以,一般是雕刻动物题材多。
菩提根在地摊上买个活,最主要是图个乐,主要买的也是通货,主要对得起那个价格,空空觉得就行了!有更多关于文玩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空空,和空空一起讨论分享心得交流哦。
有鉴假估价的需求可以私信我们,我们会尽力回答!买一个古董是赝品?
买一个古董是赝品。这算诈骗吗?
我是“以瓷惠(会、慧、汇)友”,对中国古瓷器的鉴藏有近三十年的实战经历和丰富经验,早在十几年前就发表过《古玩鉴定的误区》、《浅谈瓷器的手感》、《瓷器鉴定中的“望、闻、问、切”》、《气泡在瓷器鉴定与鉴赏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和作品,现在就古董鉴定问题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现在入驻自媒体平台,期待与所有真爱古瓷的朋友坦诚沟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共同进步!感谢各位朋友的捧场关注与点赞!谢谢!
而且声明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个人的收藏,万不得已用别人的图片,我会特别注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图片远不如实物精美漂亮,没办法,个人技术不行,光线、角度、距离都把握不好,大家凑合着看吧,能说明问题就行。
为了更好、更直接地与各位瓷友沟通和交流,“以瓷惠友”已经开通了“西瓜视频”,已发“蚯蚓走泥纹的前世今生(一)、(二)、(三)”、“定窑何以成为五大名窑之一,应该如何鉴定”等视频,欢迎喜欢探讨瓷器鉴定真谛的朋友观看、评论,后续我会开通“西瓜视频直播节目”,方便与有瓷器鉴定鉴赏需求的同道沟通,敬请期待!回到话题上来。
买一个古董是赝品。这算诈骗吗?
正常情况下的买卖不算诈骗,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有明文规定:由于拍卖物品的复杂性,拍卖方没有保真义务。国家拍卖尚且如此,一般的正常买卖就更没有保真义务了,这是法律规定,没有人可以挑衅法律的尊严。
当然,如果你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卖方设局构陷,致使你花了大价钱买到了其事先就早已知道该古董为赝品的情形的话,则另当别论;不过要取得这样确凿的证据很不容易,届时他们狡辩推脱很容易,而你要证明却难上加难,多不了了之,很不值当的。
所以,收藏需谨慎,知识能力要先行,否则往往也只能打落牙齿肚里咽,有苦有痛无处诉说,很痛苦,很落寞,很孤寂,很无助。所以,打铁必先自身硬,自己要涨本事,不吃亏不上当。
上几件古董图片,以证上言,以饷同道。
“大明宣德年制”青花双圈六字双行楷书款神级臻品霁蓝釉留白三鱼纹高足杯。
“大明成化年制”青花双圈六字双行楷书款神圣之品外霁蓝釉内青花釉里红三果纹高足杯。
“大明成化年制”青花无框六字单行楷书款神级臻品斗彩云鹤纹高足杯。
评论已关闭!